每日杂志|完善监管讯息透明化 放宽认可扣税捐赠 港发展慈善中心 宜制订明确策略

2024-09-11 08:45

港府锐意发展香港为国际慈善中心,当中仍有不少难题待解决。
港府锐意发展香港为国际慈善中心,当中仍有不少难题待解决。

港府锐意发展本港成为慈善中心,为全球家族办公室和慈善家调配慈善资金,让香港、内地以至世界各地受惠。惟当中仍有不少挑战待解决,包括缺乏专门规管慈善机构的法例和单一监管机构、信息披露欠透明化,而认可慈善捐款种类和扣税额也受限。有业界人士认为,当局应制订更明确的愿景和策略,给出更多诱因和例子,并强调慈善不仅关乎金钱,更要教育大众慈善的本质。

本港有深厚的慈善底蕴,自1870年代起,东华三院、保良局及乐善堂等相继成立,至今仍在服务港人。根据资料,2022/23年度本港获税务局赋予免税地位的慈善机构达10042间,个人及商界捐赠予免税慈善机构的捐款,由2020/21年度的118亿港元,增至2021/22年度的143亿港元,其中免利得税捐款更大幅增长25亿港元(见表),足见市民普遍支持慈善事业。

滙丰环球私人银行亚太区慈善谘询及事业主管陈美莹形容,香港素有「慈善基因」,家族办公室日渐成为集中管理家族财富的平台,有多年经验的家办大多已成立家族基金会,有规模地进行慈善捐赠。

香港科技大学金乐琦亚洲家族企业与家族办公室研究中心主任彭倩教授指,保守估计三分一以上的免税慈善团体由家族持有,「在亚洲,香港继日本后拥有最多长寿家族企业,这些企业很早就开始累积财富及做慈善。」

采「混合型金融」提升竞争力

她认为,该些家族除了传承财富和事业,更着重价值观,尤重「利他主义」,而非「利己」,「通过慈善和影响力投资把繁荣传递到世界,才是可持续发展。」因此,巩固本港慈善中心地位,有利吸引家办来港。

私人财富管理公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卢彩云分析,本港过去协助不少富裕家族处理跨世代的慈善工作,并有全面的金融产品库,加上作为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可采「混合型金融」模式推行慈善工作,有助提升竞争力。

政府去年3月发表《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截至今年5月,投资推广署已协助89间家办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另有逾130间表示正准备或已决定在港拓业务。德勤《香港家族办公室市场研究》估计,截至去年底,香港有2703间单一家族办公室;若加上多家族办公室和嵌入式家族办公室,数量更多。

德勤公布的《香港家族办公室市场研究》估计,截至去年底全港有逾2700间单一家族办公室。
德勤公布的《香港家族办公室市场研究》估计,截至去年底全港有逾2700间单一家族办公室。

昊诚香港业务发展总监Karen Cheung观察到,来港成立家办的多为内地高净值人士,「现阶段较偏向投资赚钱,慈善趋势未成熟,我们所见约20%会做慈善,主要为教育和医疗方面。」她强调,香港要发展为国际慈善中心,首要提升透明度。

的近律师行合夥人陈连基律师和高级律师黄煦珊表示,目前本港没有专门规管慈善机构的法例或单一规管机构,亦没有「慈善机构」的法定定义。两人认为,可考虑逐步提高对慈善机构的监管,确立慈善组织的法律定义,以加强问责性和透明度,令捐赠者对捐款用得其所更有信心。

翻查资料,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早于2011年已建议成立慈善事务委员会作规管机构。目前非政策组织或慈善机构,多通过《税务条例》第88条取得豁免缴税资格,或经公司注册处或警务处登记为公司和社团。按团体性质和活动类型,监管者各异,如庙宇类慈善组织归民政事务局管辖、教育类归教育局,卖旗筹款则须向社会福利署申请。

香港中文大学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区玉辉指,本港缺乏统一和全面的法律及监管框架,难以有效监管日趋多元的慈善组织和活动,如慈善组织尝试影响力投资等可能带来利润的活动,已超出现有框架。他续指,本港对慈善机构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要求相对较低,除了完善上述两者,或可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协助,提供慈善机构评级,促进信息披露,或可激发更多慈善捐款。

认可种类及扣税额受限

本港申请扣税的慈善捐献限于现金捐赠,免税额上限为应评税利润的35%。同以区域慈善中心为目标的新加坡去年7月修例,捐赠予海外慈善项目可免税100%、捐款给本地慈善机构可减免250%。香港金融发展局曾建议取消或调整「认可慈善捐款」的扣税额上限,以及扩大其种类,包括非金钱捐赠。

陈美莹指,许多家族办公室和独立捐赠人拥有大量文艺藏品,有关建议有助鼓励他们向博物馆捐赠,加速香港成为文化艺术中心的目标。不过,她认为仍有众多细节需要解决,包括评估捐赠物品货币价值的方法、拟定适合捐赠的物品、税务优惠,以及受助机构保管捐赠物品的能力等。

她期望本港慈善发展能与时俱进,更新「慈善对象」的定义,举例近年有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健康等跨国界挑战。她说,如今慈善家身体力行创造改变,如混合融资、共同资助研究和倡议,或汇集其他慈善家、非政府机构和政府资源,推动解决亚太区环境挑战的方案,「优惠资本及免息贷款是混合融资的重要组成,目前缺乏清晰框架,该类资助模式发展受碍。此外,社会企业的定位亦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影响力投资追求社会效益和投资回报,银杏馆是其中一例。
影响力投资追求社会效益和投资回报,银杏馆是其中一例。

期望更新「慈善对象」定义

政府高调宣布发展香港为慈善中心,但区玉辉直言,不少本地基金会反映谘询不足,未见当局有明确愿景和具体计划,及说明如何善用资源创造社会影响力,难以完全信服和支持有关倡议,「慈善不仅关乎金钱,更要教育大众慈善的本质,不能只偏重功利性,要重视做慈善的原因,有放眼全局、长远的思维。」

大正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投资总监陈惠仁也直指当局说法模糊,认为须有更多诱因,「否则外国人为何要在港做慈善?」他指,应构思好整个生态圈,例如探讨家族通过香港做慈善的原因和诱因,预计如何惠及香港等,「最好有更多方向和例子。」

他建议,积极寻求不同板块的合作空间,「如邀请有许多亚洲毕业生的全球大学,在港成立慈善基金,再与本港家办合作,设立教育奖学金。」他说,毕业生可通过香港捐款给母校,如刚好有生意在港,也可享税务优惠。

香港财富传承学院与投资推广署早前合办闭门活动,获逾百名香港、内地及海外家族负责人和单一家族办公室代表等参与。
香港财富传承学院与投资推广署早前合办闭门活动,获逾百名香港、内地及海外家族负责人和单一家族办公室代表等参与。

政府需多宣传本港优势 优化跨境捐赠渠道

要成为国际慈善中心,本港需多宣传自身优势,并优化跨境捐赠渠道。

德勤中国副主席叶伟文期望,政府多对外宣传本港优势,「香港无外汇管制,是自由港,加上家办的投资利润可直接免税,可灵活地在香港和世界做慈善。」德勤中国谘询业务华南区主管合夥人冯文珊亦说,建议政府多鼓励中小型家办成立慈善基金,「慈善基金的企业管治、筛选项目及审批流程等较严格,更规范化。」

中大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区玉辉指,要吸引更多家族在港设基金会,应完善跨境捐赠渠道。他指,近年内地加强境外捐赠管控,有私人银行家和基金会反映,从香港向内地提供跨境慈善支持的程序复杂,选择受限,「如支持大湾区合作的水质研究等,目前尚没有正式流程,渠道不清,导致合作较少。」

他引述业内人士意见指,期望政府与内地部门商讨参考「北向通」机制,为港慈善组织建立类似的简化捐赠渠道,「本港已完善法治并设立国安法,不宜再与美国慈善机构同等对待,只要符合香港相关规定和要求即可捐赠,相信有助释放慈善捐赠潜力。」

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副所长(执行)郑宏泰提到,香港发展慈善中心也要面向全球。他坦言,带有中国色彩的慈善基金,通过香港在全球活动会更有空间,「不论非洲、南美洲甚至中东,香港在很多地区已建立支援网络,有利慈善基金走出去。」

本港慈善底蕴深厚,获税务局赋予免税地位的慈善机构达过万间。
本港慈善底蕴深厚,获税务局赋予免税地位的慈善机构达过万间。

建系统性培训 助港慈善专业化

全球慈善事业日益专业化,本港虽有商界人才,但尚未建立起慈善领域的系统性培训。

昊诚香港业务发展总监Karen Cheung表示,本港已有硬件和人才,惟缺乏帮助金融人才自信带出慈善理念,并说服高净值人士参与慈善的培训机会。她提到,本港有信托架构、税务等相关课程,却甚少涉及慈善范畴,「英国、美国等地会再细分慈善运作、社区运动等不同领域。」

引导本地优秀商界人才转型

翻查资料,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金融学会于2021年,已在金融服务技能框架新增「慈善谘询」的参考指引,共设3个级别,需要人员掌握慈善的类型和趋势、识别捐赠者的慈善目标和参与尽责调查等;最高级别需具备制订慈善框架、慈善绩效指标的能力等。

中大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区玉辉说,过去本港的家族基金会多由家族成员管理,大方向是「赚钱归赚钱,慈善归慈善」,「有基金会改聘私人银行家主持,成绩更亮眼和有效率。」然而,他提到,在港从事慈善事业未被视为专业且回报优渥的职业,也缺乏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相比之下,新加坡在政府高调支持下,慈善专业领域起步较快,甚至提供双倍薪酬抢人才,包括香港人才。」他认为,可培养或引导本地优秀商界人才转型至慈善领域。

记者:林家希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