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稳定新症轮候期逾1年 老年黄斑病变发病急速 长者眼疾不容等 优化公私营协作防患

2024-09-04 09:00

本港人口老化持续,有团体预期未来市民对公立医院的眼科门诊服务需求倍增。
本港人口老化持续,有团体预期未来市民对公立医院的眼科门诊服务需求倍增。

本港人口老化持续,有关注团体预期,未来市民对公立医院的眼科专科门诊服务需求倍增,惟现时白内障手术平均需轮候10至31个月,而眼科门诊的「稳定新症」平均轮候时间由1年多至2年,忧未来情况加剧。眼疾互助组织指,老年黄斑病及糖尿黄斑水肿发病急速,若患者错过黄金治疗期恐致失明,促当局优化公私营协作计划内容,资助属「稳定新症」、仍在轮候首次面诊的病者,就紧急病情自行求医,避免延误医治。视光师亦建议,当局于「慢病共治计划」加入综合眼科视光检查,及早守护全民视力。 

病人关注组织指,公立医院眼科门诊的「稳定新症」个案,平均轮候时间则介乎55星期至104星期。
病人关注组织指,公立医院眼科门诊的「稳定新症」个案,平均轮候时间则介乎55星期至104星期。

港人口老化速度位居世界前列,统计处推算由2021年至2046年,65岁及以上长者人口由2021年的145万(占总人口20.5%),激增至2046年的274万(36%),25年间上升129万,较1996年至2021年的80万明显加快。联合国更预测,到2050年,本港将成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估计65岁或以上人口占总人口40.6%,料对医疗服务需求大幅增加。

有长者中心社工指,长者普遍面对的眼疾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老年黄斑病变及俗称「糖尿上眼」的糖尿病并发症,但他指,现时公立医院的眼科专科门诊轮候需时,至今年6月底,有7万宗个案轮候白内障手术,平均轮候时间由10个月至31个月(见表一);同期全港有15.5万个眼科门诊的预约新症,当中29%属「紧急」,21%为「半紧急」,两者轮候时间是1星期及不超过8星期(见表二)。

最长轮候时间超过3年

病人关注组织成员Danny指,近年公立医院眼科新症的「紧急」及「半紧急」个案轮候时间已有明显改善,但馀下49%的「稳定」个案,平均轮候时间介乎55星期(超过1年)至104星期(2年),最长更达185星期(超过3年),情况极不理想。他称,稳定病者现时要轮候至少1年才获首次面诊,之后经医生初步诊断及安排覆诊。

香港视网膜病变协会会长曾建平指,近年当局推出白内障手术及治疗青光眼的公私营协作计划,资助病者于私家眼科专科医生接受治疗,惟长者亦面对老年黄斑病变及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视网膜疾病。他提到,虽然政府于2022年底,将湿性老年黄斑病变及糖尿黄斑水肿的眼内注射药物,纳入撒玛利亚基金资助的药物,协助基层患者用药,惟仍面对轮候及治疗等候漫长的困境。

曾建平指,老年黄斑病及糖尿黄斑水肿发病急速,若错过3个月黄金治疗期恐致失明。
曾建平指,老年黄斑病及糖尿黄斑水肿发病急速,若错过3个月黄金治疗期恐致失明。

曾建平对被列为「稳定新症」长者的视力情况表示关注,老年黄斑病变及糖尿病黄斑水肿发病极急速,病者可能原被列「稳定新症」,但在首次面诊或轮候覆诊期间出现恶化,若未能于3个月的治疗黄金期内用药,视力恐永久受损,甚至失明。他就现时轮候以年计极表忧虑, 苦笑说:「轮候到你时可能已不用看症,若非康复了,便是失明了,正是基层病者的无奈。」

65岁的马先生于2022年初不停流眼水,并发现视力模糊,看到弯曲影像。已退休的他打算到公立医院眼科专科门诊求医,但家人带他先看私家眼科医生了解病情,终确诊患上老年黄斑病变。他要求私家医生协助转介至公立医院眼科专科,但家人忧虑轮候需时,错过黄金治疗期,故动用退休金支付3针眼内注射药物治疗以稳定病情。5个月后,他获公立医院安排首次面诊,经医生诊断有急切需要,于1个月后进行治疗,现已康复。

医学界估计,随人口老化,未来长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可能增加50%。
医学界估计,随人口老化,未来长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可能增加50%。

Danny指,不少基层长者只靠有限积蓄生活,曾接触于公院轮候的「稳定新症」长者,对方其后患上糖尿病黄斑水肿。他曾建议该长者自行看私家医生确认病情,但该长者以费用动辄过千元为由而拒绝,幸最后由子女「夹钱」安排接受治疗,才及时挽救视力。

料长者医疗服务需求或增至50%

眼科专科医生庞朝辉曾参与慈善机构举办的免费白内障手术计划,发现社区内部分长者的白内障非常严重,有人仅馀10%视力,但仍在公立医院轮候手术。人口老化意味对医疗服务需求上升,他估计,未来长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可能增加30%,甚至50%。他续称,糖尿病患者及血压高亦可能触发眼疾,建议当局引入视光师于社区层面进行眼科检查。

视光师陈文彬建议,政府于「慢病共治」先导计划加入视光师,提供全面综合眼科视光检查。
视光师陈文彬建议,政府于「慢病共治」先导计划加入视光师,提供全面综合眼科视光检查。

倡「慢病共治」加眼科检查

现时全港有1000多名具进行眼底及放大瞳孔检查的视光师,香港眼科视光师学会会长陈文彬指,认同近年政府积极推行「慢病共治」先导计划,以便及早预防慢性疾病及减少相关并发症。他认为,在预防心脏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外,需同时跟进相关疾病引发的视力问题,可望于发病前作预防和治疗。他指,现时澳洲当地病者于进入眼科专科门诊前,先经社区视光师「验眼」,建议政府于「慢病共治」先导计划加入视光师,提供全面综合眼科视光检查。

面对未来人口老化可能衍生的庞大眼科医疗需求,曾建平希望当局增加人手之馀,亦体恤基层长者,资助于公立医院眼科专科门诊列为「稳定新症」人士,可就紧急病情自行求医,再凭医生转介信轮候「紧急新症」,以便尽快面诊及接受治疗。他称,若当局能资助80%费用,已对基层带来莫大裨益,有助鼓励长者求医。

因应儿童近视低龄化趋势上升,香港眼科视光师学会到不同学校进行保健讲座。
因应儿童近视低龄化趋势上升,香港眼科视光师学会到不同学校进行保健讲座。

儿童近视低龄化渐升 倡「基层眼睛保健」更全面

除了长者的眼疾问题,眼科视光师亦关注近年儿童近视低龄化趋势上升,认为需提供更全面的「基层眼睛保健」,建议政府于新一份《施政报告》加入于地区康健中心,为不同年龄层市民提供综合眼科检查,长期监察视力问题。

有大学研究发现,疫情期间中小学改为在家上课,学童主要利用电脑及平板电脑上课,致近视情况越趋严重,当中6至8岁儿童的近视率逾36%,创近年新高。针对近视低龄化,香港眼科视光师学会会长陈文彬指,儿童视力约于8岁时完成发育,若视力在发育期间出现异常和未能及时矫正,恐影响视力发展,甚至造成损害,当中除可能触发深近视,而罹患青光眼、黄斑病变、白内障和视网膜脱落等与深近视相关的并发症风险亦增加。

他续称,香港作为高度发展的社会,但多年来缺乏「综合眼科视光检查」的概念,现时衞生署为小一至中六学生提供的「学生健康服务中心服务计划」,当中的视力检查十分简单,但当近视年轻化已成事实,及早推行综合眼科视光检查是当务之急,有助找出潜在风险的一群,及早跟进及治疗,可望挽救年轻一代的视力危机。

陈文彬曾为基层清洁工人进行综合眼科视光检查,发现大部分工人从未接受眼睛检查。
陈文彬曾为基层清洁工人进行综合眼科视光检查,发现大部分工人从未接受眼睛检查。

另一名视光师Tom则指,现时外国建议,家长为3岁的子女进行第一次综合眼科视光检查,包括病历跟进、视力测试、度数量度、色觉检查、立体视觉检查、双眼协调评估、斜视及弱视评估、视野评估、眼睛内外(眼帘、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健康检查及青光眼检验(量度眼内压)。他称,综合眼科视光检查应每年定期进行,才能更有效监察视力变化,但多年来留意到市民的眼科保健意识仍薄弱,期望政府透过政策鼓励市民定期「验眼」。

陈文彬去年曾跟非政府组织合作,为基层清洁工人进行综合眼科视光检查,发现大部分工友从未接受眼睛检查,亦不知道已患上白内障等眼疾,当中更有工人的视力仅馀10%至20%,近年香港眼科视光师学会亦到学校及为工人组织举行护眼讲座,并建议政府于新一份《施政报告》考虑于地区康健中心,加入为不同年龄层市民提供综合眼科视光检查,守护视力。

记者:关英杰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