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问卷调查│堕「高回报」网上投资骗案再向家人借钱 骗徒先派甜头再割「肥羊」

2024-09-16 07:00

骗徒利用高回报率作甜头,再布以假象,诱使事主多次入帐。
骗徒利用高回报率作甜头,再布以假象,诱使事主多次入帐。

贪字得个贫!网上投资骗案受害人阿强(化名) ,去年底点击网上一个投资广告,骗徒利用高回报率作招徕,再透过群组成员分享营造「有钱赚」假像,诱使他先后多次入帐到指定户口,之后再讹称他成功抽中内地新股,但需投资80万元,结果阿强向家人借钱,到银行准备过数时,幸获职员提醒,指该户口有可疑,阿强方知受骗,报警求助,但他之前存给骗徒的20万元,已经化为乌有。

阿强事后得知,警方有「防骗视伏APP」,可协助市民辨识诈骗来电和网站,「如果自己一早下载相关程式,或可避过这个投资骗局;因此,我已推荐给亲戚朋友,以减低大家中招的机会。」

相关阅读:9成受访市民曾遇骗十面埋伏 骗徒掌握心理高学历亦受骗

网上投资骗案受害人阿强(化名)忆述被骗经过。
网上投资骗案受害人阿强(化名)忆述被骗经过。

近半受访者有装「防骗视伏APP」 当中近9成人认为可助防骗

在今次防骗意识问卷调查中,有46%受访市民表示有下载「防骗视伏APP」,当中近9成人认为可帮助他们预防骗案,而「可疑来电警示」及「诈骗及网络安全进行风险评估」的功能,被认为最有效防止骗案。

警方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督察梁以德提醒市民,要养成「事实查证」习惯,在提供个人资料或汇款时,应保持谨慎,更要从多方查证,警方「防骗视伏APP」正是强大且可靠的事实查证工具。

他指出,「防骗视伏APP」能够分辨可疑来电及网址,当市民收到可疑电话或进入钓鱼连结时,程序会自动弹出警示。另外,警方会按报案资讯每日更新骗徒资料,程式亦设有平台供市民举报骗案,系统会进行分析,如核实后将纳入程式资料库。截至今年9月初,「防骗视伏APP」已录得57万次下载及480万次搜寻、超过17万个可疑来电及1.5万个可疑网站举报,成效显著。

梁以德提醒市民,要养成「事实查证」的习惯,并下载警方的「防骗视伏APP」。
梁以德提醒市民,要养成「事实查证」的习惯,并下载警方的「防骗视伏APP」。

骗徒行骗心理方程式 针对不同受害人

骗徒有一套行骗心理方程式,警察临床心理学家冯浩坚剖析不同骗案的受害人心理,以购物骗案为例,「当我们想买东西,都会有兴奋或期待感觉,正是这些感觉,会令我们容易失去理智,想尽快得到,说物品好罕有、限时优惠等,令受害人认为如不把握今次机会,将来就不能拥有,越罕有,占有欲越大,结果容易堕进诈骗陷阱。」

至于投资骗案,冯浩坚表示,大众市民相信权威,骗徒会假扮成投资达人及开一些群组,营造很容易赚钱气氛,群组成员会眩耀因获利所购买的奢侈品,令原本心大心细的受害人更容易从众,而通常这些投资达人不会一下子叫受害人投资大量金钱,而是要求逐少逐少投资,并会给予回报。

当受害人赚到钱,投资额就会越来越大,骗徒此时就会「收割」。当受害人要取回之前赚取金钱,骗徒就表示要收取手续费,受害人感到已投放了这么多金钱,如不继续的话,就连之前的钱都拿不回,结果继续给钱越踩越深。

警察临床心理学家冯浩坚剖析不同骗案的受害人心理。
警察临床心理学家冯浩坚剖析不同骗案的受害人心理。

客户服务骗案则是掌握受害人恐惧心理,骗徒告诉你如要取消服务,就要付出大量金钱,受害人听到很害怕,骗徒此时会表现到很想帮助,令受害人产生一种信任,「只要你再给我一次钱,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至此,受害人心态就像赌博,然后一次又一次受到骗徒控制。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