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为穆斯林女性办免费泳班 教日常中文会话 社企多元支援少数族裔 冀港达真正共融

2024-09-17 08:00

坊间有不同社企协助少数族裔融入社会,如为学生和外卖员提供免费中文支援,以及聘用少数族裔为文化大使等。
坊间有不同社企协助少数族裔融入社会,如为学生和外卖员提供免费中文支援,以及聘用少数族裔为文化大使等。

「多元共融」是香港乃至全球都关注的课题,尽管政府近年有不同政策支持,本地少数族裔仍因为语言和宗教,在学习、求职和运动等多方面面对挑战。一众社企各司其职,如为学生和外卖员提供免费中文支援,聘用少数族裔为文化大使,举办社区文化导赏团,更包场推出免费游泳班,让本地穆斯林女性有习泳的机会。有社企负责人指,社会上不少人抱有无意识的偏见,除了少数族裔积极融入,大众亦要提高文化敏感度,期望日后推动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常规课程,达至真正共融。

社企「运动传承」包场举办免费游泳班,让本地穆斯林女性有习泳的机会。
社企「运动传承」包场举办免费游泳班,让本地穆斯林女性有习泳的机会。

近年政府落实多项支援少数族裔的政策,包括增加少数族裔人士支援服务中心,组成特定关爱队,也鼓励他们到内地交流。然而,参考《2021年人口普查》,除外籍家庭佣工,全港有逾30万名少数族裔人士,主要族群包括菲律宾人、印尼人及南亚裔人士,官方服务或不足以涵盖所有群体,故坊间有不少社企,锐意协助少数族裔融入社会,各司其职。

来港逾30年的Luisa是菲律宾华侨,曾在中学任职老师,发现少数族裔学生面对的问题,作为老师也难以解决,例如学生出外参加比赛,总是向她抱怨受尽歧视。结果,她在2019年辞去教职,并创立社企「Institute of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Foundation Limited」,希望以身作则,向学生证明少数族裔也能受到尊重。其社企提供免费中文班,教授少数族裔到市场买菜和问路等基本会话,亦跟外卖平台合作,教导少数族裔外卖员学好中文,使他们能够跟客人沟通,「做老师只可以服务学生,做社企就可以触及全香港。」

社企「爱同行」带非华裔学童到超级市场,增加生活体验。
社企「爱同行」带非华裔学童到超级市场,增加生活体验。
 Luisa辞去教职并创立社企,希望以身作则,向学生证明少数族裔也能受到尊重。
Luisa辞去教职并创立社企,希望以身作则,向学生证明少数族裔也能受到尊重。

聘文化大使 办社区导赏团

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的社企爱同行(WEDO GLOBAL),其项目主任甘芷宁指,少数族裔的中文程度差异甚大,撇除他们在港生活的时间长短,部分学童无法跳出其文化圈子,上学以外都不常运用中文,故不理解学习中文的重要性,「同一年级的学生,有些懂得利用中文阅读交流,有些却完全不懂字。」她续说,学校许多教材都未能贴近少数族裔的生活经验,当学生在课堂上不理解,家人又无法教导他们时,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进一步降低学习动机。

该社企为少数族裔学生提供课后中文支援,教材更是由华裔及非华裔导师一同编制。本身是少数族裔的项目助理兼文化大使的简世美分享,小朋友会视非华裔导师为榜样,觉得自己也有机会学好中文,而课堂亦有户外学习体验,举例简单带同学到超级市场,已能增加其生活经验。她分享,同学看到在其生活圈子以外的货物,如来自其他国家的香料,都会多加发问,导师也会跟学生一同寻找清真食品,提高他们的归属感。

要达至共融,除了少数族裔努力融入,社会也要更加接纳。有少数族裔指,自己虽然操流利广东话,但只懂得幼稚园程度的读写,影响日常生活,举例其屋苑只会贴出中文告示,即使根据图案猜测到某日会停止供水,却不知是暂停食水抑或咸水供应。

「爱同行」为少数族裔学生提供课后中文支援。
「爱同行」为少数族裔学生提供课后中文支援。
「运动传承」创办人黄海山(左)积极推动少数族裔运动,教练Christy(右)喜见非华裔女士享受到游泳的乐趣。
「运动传承」创办人黄海山(左)积极推动少数族裔运动,教练Christy(右)喜见非华裔女士享受到游泳的乐趣。

促多元文化教育成常规课程

另一边厢,语言限制亦剥削了少数族裔运动的机会,如现时康文署辖下的运动课程都以中文教授,坊间私人课程价钱不菲。社企「运动传承」希望推动少数族裔运动,更针对穆斯林女性,租用九龙公园室内游泳池开办非华裔女性游泳班。创办人黄海山教练坦言,成功开班,让一众女士有习泳的机会,得来不易,盼望署方可以考虑把措施恒常化,甚至划出女士专用时段。

在香港土生土长的Perveen,带同女儿一同参加少数族裔游泳班,她开心指,经过7节课堂,自己成功以蛙式游到半个池,十分满足。她指,父母思想比较传统,故她从小到大一直没有机会习泳,甚或拓展其他兴趣,但现时为人母亲,都希望女儿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故一看到泳班宣传便马上报名。19岁的Aisha亦跟表姐一同参加游泳班,她直言,穆斯林女性需要佩戴头巾,不可在男士面前展露体态,故不能在公众地方游泳,盼望游泳班可以持续。游泳教练Christy亦指,一众少数族裔参加者都感激有习泳的机会,举例有较年长的妈妈从来没有机会习泳,课前十分怕水,但课堂令她享受游泳。她希望,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因为游泳而得到快乐。

黄海山指,香港实际上有足够资源,让更多少数族裔受惠,只是官方未看到非华裔运动的逼切性,而相关族群亦不知道如何争取,故希望成为两者之间的桥梁,修补缝隙。

19岁的Aisha跟表姐一同参加游泳班,盼望泳班恒常化。
19岁的Aisha跟表姐一同参加游泳班,盼望泳班恒常化。

冀提升大众文化敏感度

各社企负责人都有同样愿景,如黄海山留意到,少数族裔受语言所限,投身职场的机会大减。他举例,康文处辖下的泳池缺乏救生员,少数族裔即使通过游泳和拯溺测试,也未能通过中文面试,而投身私人市场成为游泳教练,必须有教练证书旁身,但游泳总会却没有英文课程和评核,「少数族裔提升能力之馀,雇主稍微降低要求,就可以配合到。」

「爱同行」团队培训本地少数族裔成为「文化大使」,令他们透过不同活动,向外界分享其故事和文化背景,提升各个族裔之间的认识。甘芷宁指,相关导赏团会带领参加者参观重庆大厦、清真寺和锡克庙等,「要切身体验和感受,才知道现况跟他们想像中的是否一致。」此外,社企更举办不同工作坊,如让本地人学习阿拉伯书法,理解少数族裔学习中文的难处,培养同理心。

「爱同行」有跨文化团队,并培训本地少数族裔成为「文化大使」。
「爱同行」有跨文化团队,并培训本地少数族裔成为「文化大使」。

「爱同行」创办人Bosco亦指,有锡克教的中学生担任文化大使,向他分享指,在校很喜欢学习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担任文化大使后,首次听到有人主动对其文化有兴趣,「觉得好感动、好开心。」

此外,有学校于新学年起,新增「多元文化及全球视野」的常规课程,学生会学习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相处,以及跨文化沟通技巧。Bosco指,大众普遍抱有「无意识偏见」,例如团队跟文化大使外出购物,即使大家一直以广东话沟通,售货员总是以英文答话,相关情况也在校园发生,使学生的能力被低估。他希望,相关课程能够推展至更多本地学校,提高社会的文化敏感度,达至共融。

筲箕湾东官立中学的少数族裔学生,于校内回收果皮,加工制成环保酵素。
筲箕湾东官立中学的少数族裔学生,于校内回收果皮,加工制成环保酵素。

回收果皮制环保酵素 少数族裔青年展才能

促进社会共融要从小做起,而少数族裔青年亦渴望参与社会,展现才能。有少数族裔学生在校园内回收果皮,制成环保酵素,为学校和社区带来正面影响。

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UNICEF HK)推行少数族裔青年教育计划「SDG行动派」,通过举办工作坊、参观和考察等活动,鼓励少数族裔青年,设计以学校或本地社区为本的气候行动。刚过去的年度计划以「废物处置」为主题,旨在培养非华裔青年的全球公民意识,使本地少数族裔青年发挥影响力,为社会带来改变,促进社区共融。

「SDG行动派」培养公民意识

有筲箕湾东官立中学的少数族裔学生,于校园内回收果皮,再透过加工,把果皮制成环保酵素,从而鼓励其他同学减少废物产生。此外,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第三中学的团队,透过计划推动同学回收厨馀,再透过厨馀机把厨馀转化为肥料,供校园种植;该校学生更改造「智能回收箱」,记录同学回收垃圾的数量,鼓励培养分类和回收的习惯。团队分享,许多同学最初都抗拒使用回收机,觉得不衞生,后来在奖励计划鼓励之下,同学更愿意参与回收,2个月后未经回收而直接弃置的厨馀减少了一半,显示计划成果,「每一个改变都会为其他人带来影响,十分重要!」

记者:仇凯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