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人物志|本港仅存手造木船匠 构思新中式木帆船 「阿炮」盼留最后馀晖
2024-10-14 11:00
区世杰是本港仅存的手造木船船匠,其经营的「光明船厂」曾生产本港逾半木船,得意杰作包括与父亲建造的「张保仔号」观光木帆船。千禧年后,造船业式微,他由造船变修船,去年区爸爸离世,令船厂更见萧条。由高峰下滑,他顺应潮流,但匠人气魄对技艺执着如昔,曾因不满「张保仔号」的桅杆不合真船比例,索性自制「原汁原味」模型船。过去近20年,再无「香港制造」的木船落成,他自嘲「被废武功」,然而他仍然有梦,近年构思制作新的中式木帆船,盼再展现精湛技艺,为行业留下最后馀晖。
光明船厂于1989年迁至筲箕湾谭公庙道现址,见证本港木船建造业兴盛。区师傅指着船排说,「70至80年代,船厂每年最少建造3艘大型木船,高峰期每星期建造几艘船,维港海面约50%至60%木船,都是我们出产」,包括珍宝海鲜舫的10多艘接驳船、戒毒会的木船、滙丰银行的游艇、早年行走维港两岸俗称「花生壳」的接驳船,以及历史博物馆的展览船。
80年代,年仅13岁的他入行,赶上行业辉煌期的尾班船。今日的光明船厂颇为破落,放置铁钉等工具的胶盒铺满积尘,船厂一角仍放满生锈工具,但高峰期船厂聘请近50名工人,「午膳时间,工场旁边放置4张大圆枱,全都坐满人。」那年头船厂年收数百万元,惟当海底隧道落成,钢铁船冒起,就连珍宝海鲜舫亦长埋海底,现时船厂只承接维修木船及游艇工作,月入数万,「每星期会有1至2艘船『上排』。」他说,光明船厂最后1位技工「孖指」已于3年多前退休,现时洗船底及除蚝壳工作由他及兄长负责。未婚的他自言开销不大,足够使用。
师承父亲「阿仙」鼓励犯错学习
区师傅豁达健谈,对昔日风光没太多留恋,时移世易,他逆来顺受,但师承有「阿仙」之称的父亲区渭,他对造船及修船技艺仍然执着。区渭是光明船厂创办人的女婿,他本身亦从事造船业,80年代发生海外信托银行挤提事件,创办人患病不起,由区渭接手经营。区渭造船技艺高,能做到难度较高的要求,被同行称为「阿仙」,加上具胆识,造船快,光明船厂名声渐响,生意不断。
区师傅指,父亲从没执手相教,只着他到不同工序「补位帮手」,「他最鼓励你犯错」。年轻的他尝试走捷径,省却繁复工序,结果犯错推倒重来,领悟小聪明办不成大事,造船和做人都要稳扎稳打,影响一生。
区师傅有「阿炮」的绰号,来自早年区爸爸午膳时,必喝几杯白酒,当老爸一说「土炮」(米酒的别称),他便立刻前去拿取而得名。长期「睇头睇尾」,让他学会不同造船技艺,甚至统筹整个建造流程,随着经验渐长,他挑起阵前领兵的重任,区爸爸则退居幕后统筹,这对「阿仙」与「阿炮」的父子兵,亦成就了当年船厂盛世。
最后一艘「香港制造」张保仔号
千禧年后,行业冰封,直至2006年,光明船厂获邀建造参照传统木帆船的「张保仔号」观光船落成,这是最后一艘「香港制造」的木船,亦是「阿仙」与「阿炮」父子的最后作品。他说,2017年落成的姊妹观光船「大张保号」,虽由光明船厂承造,但工序及工人全在内地建造及招聘,已不是「香港制造」那回事,质素亦差强人意。
全人手制作的三桅观光木船「张保仔号」,是区家父子倾注心血的作品,但他指「张保仔号」是观光船,靠机器推动,帆船被视为装饰品,船公司便因迁就登船入口,将帆船中央位置的第2枝桅杆移后,这举动引起区师傅不满,认为改动不符传统中式木帆船比例,提出修改无果,耿耿于怀。
近年他的绰号由「阿炮」变成「豹哥」,但他直言:「还不是同一个人!」称呼可随意,但传统和技艺却不容半点更改和退让,故他其后找来船工「孖指」协助,按「张保仔号」的比例制成合乎自己要求的迷你木船,更在船身刻上「光明船厂」四字,以作纪念。他更指,现时事事求快,忆述当年观光船「大张保号」于内地建造,他到当地视察时,曾见工人把刚锯的木材直接安装,「简直大开眼界」。
「三无」困境犹如被废武功
他指,人手制造的中式木帆船很考船工技艺,几毫米误差已无法接合木板,木材须经打磨才易安装,勉强用机器接合,日后较易损坏及渗漏。木材是船厂必备,惟过去光明船厂亦经历3次因其他船厂失火引发的火灾,他说首次是70年代于海事博物馆对开海边的第1代船厂,船厂靠保险赔偿而重建。
80年代光明船厂再历两次火劫,第2次火灾后,船厂获前特首董建华的1名同学借款襄助,才能重建;第3次火灾后则需向银行贷款,幸当时行业兴盛,不少商家亦多订造船只,助他们渡过难关。去年初,区渭去世,区师傅接任光明船厂第3代传人,惟时代变迁,面对无新人入行、无木材及无铁钉等物料的「三无」困境,这位空有一身绝技的船匠自嘲「被废武功」,难掩无奈。
风云过处,人生起落,区师傅仍然有梦,「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制作新的中式木帆船,再展现香港制造的精湛技艺,为行业留下最后馀晖。」这个梦想虽未如攀险峰,与天比高的艰巨,他亦知实行不易,惟人生有梦想,日子才过得充实。
居船厂阁楼 35年守护家业
光明船厂的阁楼是区世杰的家,过去35年他居住在此,守护家业。千帆过尽,岁月静好,现时区妈妈每天来船厂探望儿子,一起吃顿午饭、闲话家常,安静过日子。
藏「原版张保仔」木船
这个阁楼单位面积近1000尺,铺木地板,放置多个木柜,更有几个收藏历来所建木船图则的樟木杠。昏黄灯光下,最重要的「藏品」还是他安放在大厅及隔邻工作间的几艘自家制迷你木帆船,当中包括区爸爸生前作品,以及区师傅的「原版张保仔」木船。他说,阁楼的装饰、布局都没变动,只是近年工作大减,才把部分地方改为休息室,添置麻将桌、卡拉OK及电视机,假日与友人搓麻将及唱歌消遣。
从阁楼前方下望正是船厂工地,船排外就是筲箕湾避风塘。他说10多年前盗贼甚多,那年头很多内地渔船到来停泊,曾有附近拖船被偷去价值10多万元的巨型螺旋桨。为免被盗贼相中,他养了两犬防盗,夜晚亦提高警觉,「当听到狗吠声,便立刻起床巡视,不容松懈。」幸好多年来亦力保不失。
年逾90岁的区爸爸去年初去世,他说,父亲晚年在护老院度过,且机能退化要吃软餐,家人看到他身体日渐虚弱都感痛心,坦言离世可能是一种解脱。至于区妈妈亦已80多岁,每日中午她会由柴湾寓所回到船厂老地方,见见两名儿子,一起吃顿饭。他说,妈妈身体健壮,若有船只到来维修,亦会协助操控机器将船只拉上船排,让两名儿子修理。
早前,区世杰获邀拍摄港台节目《香港故事:师傅来了2》,分享其锲而不舍的匠人精神。
记者:关英杰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