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大排檔

2021-01-21 00:00

到新加坡旅遊,熟食中心幾乎是必到之處。最近該國的「小販文化」,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列入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受保育的傳統文化。

新加坡這種小販文化,並非隨處自由販賣,而是被官方安排在有蓋的市場內經營,以便統一管理,可謂今天Food Court的先驅。數年前去新加坡,我曾前往當地歷史最悠久的老巴剎美食廣場。這座英式的八角形建築,在四周新型的寫字樓中,顯得特別突出,但感覺比較像遊客景點。後來我又到了牛車水的熟食中心,那裏光顧的主要都是街坊,空氣中混和着馬來、印度、四川等不同的辛辣味道,大家邊吃邊聊,好一片熱鬧的人間煙火!

從新加坡不禁想到我們的香港,同樣也有很深厚的小販文化。最具特色莫過於大排檔,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已開始出現,起初是為了恩恤殉職或因公傷殘的公僕及家屬,讓他們自力更生,後來才發牌予基層大眾。往昔大排檔在各區遍地開花,可是後來政府卻以影響衞生、阻街為名逐步取締,現在僅餘下中環、深水埗等街頭,尚有零零星星的大排檔。然而「大排檔」這名字卻傳到內地及海外,成為港式文化的代名詞,內地就有知名的連鎖餐廳叫作「南京大牌檔」。

大排檔被取締後,有的從街頭走進市政大廈的室內熟食中心。不過香港的熟食中心始終不如新加坡那麼成功,既沒有具系統的管理,也沒有把它當作旅遊景點推廣宣傳。只有如北角渣華道、大埔等熟食中心,有些食檔憑實力揚名,才吸引區外人甚至遊客慕名而至。

至於公共屋邨的冬菇亭,可說是大排檔的另一變奏。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落成的公屋,都有這類露天熟食檔。小時候住牛頭角樂華邨,樓下正是冬菇亭,有茶居、粥店、粉麵檔、茶餐廳、燒臘店、潮州打冷……由早到晚都十分熱鬧。

多年後重臨舊地,原來的食店紛紛結業,冬菇亭已改建為一般的室內餐廳,雖然環境舒適了,但就是欠了點風味。想起政府之前曾一度引進外國的美食車,結果水土不服成效不彰,其實與其考慮舶來產物,何不還大排檔或冬菇亭的生存空間?



文、圖:曾肇弘

曾肇弘,中文系畢業,文化與電影研究者。現為電影文化中心(香港)副主席、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成員。電郵:[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