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確診破兩萬宗83死
2022-02-28 00:00(星島日報報道)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昨日本港新增二萬六千零二十六宗,首次突破兩萬宗。再多八十三名患者離世,包括一名六十七歲、已接種三劑疫苗的長期病患者。連同昨日公布的死亡數字,過去一周累計至少三百四十二名患者離世。死亡人數急增,多家公立醫院的殮房爆滿,遺體被逼堆放在急症室殮房。當局承認,因死亡人數增加,公眾殮房儲存量達九成,部分遺體來不及運走,須停放在急症室。醫管局正與食環署及衞生署商討加快運走遺體的程序,亦會與病人家屬和殯儀業界保持溝通,容許家屬盡快領走遺體及處理殯葬事宜,騰空殮房。有法醫建議把富山殮房外的大面積停車場改成臨時殮房,再利用貨櫃放置遺體。
本港昨日新增二萬六千零二十六宗確診個案,再有八十三名患者離世,包括五十三男及三十女,年齡介乎十九至一百歲,其中七十七人為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其中一人已接種三劑疫苗,五人接種兩劑,七人接種一劑,換言之,僅一成半患者曾接種疫苗。其中一名十九歲死者為居於殘疾院舍的長期病患者;另外一名四十六歲的死者本身患癌,要接受化療;至於一名六十七歲的死者本身患有晚期腎衰竭,去年十一月已接種三劑疫苗。此外,由於數據滯後,局方昨日公布在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中,共二十七人離世。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五百十一二名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
確診人數急增,除了急症室人滿為患外,連醫院殮房也爆滿。由於部分遺體未來得及送往公眾殮房,被逼暫時擺放在急症室殮房,有醫護形容急症室成為「臨時停屍間」。在廣華醫院急症室有多具遺體存放在一個房間,在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亦有五具遺體在室溫存放,未能及時運走,亦有醫護指醫院殮房「屍疊屍」,有遺體曾滯留急救房,甚至曾傳出屍臭。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承認,近日天氣寒冷,令死亡個案有所增加,部分遺體因此來不及運走,有遺體留在急症室。
公眾殮房儲存量逾九成
他又指,醫管局已盡能力將遺體放在醫院的殮房暫存,當局又與食環署及衞生署商討如何加快運走遺體的程序,亦會與病人家屬和殯儀業界保持溝通,容許家屬在可行情況下盡快領走遺體及處理殯葬事宜,以騰出殮房空間。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衞生署轄下三家公眾殮房,包括富山公眾殮房、葵涌公眾殮房、域多利亞公眾殮房共有五百零六個固定遺體儲存空間,新冠疫情期間增至約一千三百五十個,現時儲存量逾九成,形容「尚餘空間異常緊絀」,已跟政府部門商討緊急應變措施。
公立醫院前綫護士劉凱文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因愈來愈多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死亡,遺體被逼暫時存放在急症室殮房。他解釋,在急症室離世的病人,若要待遺體運送到公眾殮房,需要先讓警方處理相關程序,再由食環署把遺體運至公眾殮房。但他形容,現時整個程序十分緩慢,「這些既定工序都會令屍體流轉難以進行」,認為警方及食環署在處理相關程序和運送遺體時,必須加快速度。
劉凱文亦表示,由於臨時殮房並非正式規格的殮房,如果屍體長時間擺放在內,沒有流轉,會造成嚴重的公共衞生問題。他解釋,在正常情況下殮房會維持某一個溫度,如果放置過多遺體,殮房難以維持在最理想的溫度,在溫度過高的情況下,令遺體的細菌慢慢滋長。此外,他又指,由於室內溫度過高和擺放時間過長,會令屍體腐化嚴重,或會影響解剖程序。
法醫倡改裝貨櫃存屍
有意見認為可把貨櫃改為臨時殮房,法醫梁家駒表示,此舉並非不可行,方案之一,是把富山殮房外的大面積停車場改成臨時殮房,再利用貨櫃放置遺體。
梁家駒以自身經驗談到,當年泰國海嘯造成多人身亡,當地就是利用貨櫃儲存數千具遺體。但他提醒,利用貨櫃存放遺體須注意兩點。首先,要把貨櫃櫃身的廣告以油漆遮蓋,以免造成公眾不安;其次,需要在內面搭木架放置遺體,不可直接放置地面上,以免屍身黏住地面。他續指,把貨櫃改裝成臨時停屍間並不難,只需要有足夠電力即可,相信在香港不難做到。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