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藝術品市場發威 超英趕美登「世二」
2022-06-16 00:00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缺少天然資源,香港人靠雙手打拼,開天闢地,六十年代工業起飛,啟動經濟巨輪向前,七、八十年代商貿接力,促使經濟騰飛。辛勤加智慧,推動香港升級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創造經濟奇迹。過去二十五年,香港人沒有停下來,向藝術市場奮進,吸引國際大拍賣行、著名畫廊進駐,大型藝術展覽落戶香港,藝術品貿易蓬勃,拍賣品以天價成交,銷售數字不斷攀升,前年「超英」取代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當代藝術拍賣市場,正在「趕美」挑戰紐約的一哥地位。一眾藝術圈從業員,功不可沒。近年「新人類」接棒,憑藉無限創意,策展新穎主題展覽,從事創作,專業導賞,形成一股新的藝術力量。
去年進出口總值達660億
與其他地方相比,香港稅率低,僅為拍品落槌價的百分之零點五,加上香港位處亞洲中心,匯聚環球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一綫藝廊看準商機,以香港為基地,凝聚成勢,令香港獲得「亞洲藝術首都」,甚或「全球藝術中心」之美名。
市場愈做愈大,前景秀麗。香港新一代接力,乘勢而起。獨立策展人鄭天儀以嶄新概念和手法策展,好評如潮。創作人兼藝評人林靖風在海外學成回港,致力開拓藝術新天地。
鄭天儀曾任記者二十多年,由財經版做起,見慣財經界「光怪陸離」,十多年前毅然轉投文化版,以多篇藝評,晉身知名藝評記者。二○一七年十二月,她創立文化藝術平台「文化者The Culturist」。她解釋,當年本港缺乏藝術自媒體,起初只視「文化者」為兼職,無包袱亦無壓力,只求每天發一篇帖文,紀錄本地文化,如今平台發展至有四人團隊,自己扮演策展人角色。
記者變策展人:都是講故事
記者與策展人兩個身分,異曲同工。鄭天儀稱,記者及策展人的本職都是講故事(storytelling),後者透過展品、影片、文字等媒介,多元及有趣,「若連升斗市民都對展覽有興趣,就係成功,展覽唔一定代表high art(高雅藝術)」。由前年底起,她成功策劃六個展覽,主題包括著名街頭攝影師邱良、「香港製造」等,題材正巧都與本地文化有關。
鄭天儀笑言,選擇題材,多為一時衝動。早前耳聞有網絡紅人挪揄本地西裝為「陀地裁縫」之作,她決心為昔年聞名中外的本地西裝裁縫「平反」,找到多名年過七十的老裁縫暢談往昔,成就《土生洋相:香港手工西裝發展史》展覽。她說,很多已退休老裁縫撐着枴杖來看展覽,「佢地感到好驚訝,因為香港無咩人講做西裝嘅故事!」令她感動。
再多題材特別、優秀的展覽,沒觀眾,也是枉然,偏偏香港長久以來被誤解為「文化沙漠」。鄭天儀憶述曾往法國工作,當地一家大小每個周末都去美術館,小朋友會與父母討論展品,父母不會堅持自身一套看法。她認為,從小浸淫在藝術的風氣很難得,「可惜香港人無咁嘅耐性」。鄭天儀覺得,欣賞文化藝術是要自小培養,包括審美教育、顏色配搭,否則難以改變風氣。
留英青年回流推廣本地藝術
有別於鄭天儀的「半途出家」,現年二十七歲的林靖風,自小熱愛藝術,負笈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修讀當代藝術,其後在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完成藝術理論及哲學系研究碩士。他說,了解過香港學府的藝術學系,「創作者需要好專心做一件事,但香港的大學教育傾向『全能發展』,讀藝術都要學埋體育,反而會限制創意」,故選擇到外國見識一番。
至二○二○年初,林靖風碩士畢業,有感香港的藝術需要公眾支持,他毅然回流香港,希望聚集藝術家,服務香港。他現時在本港一家商業畫廊擔任研究及展覽助理,閒時擔任藝評人,並創作雕塑和裝置藝術。他認為,年輕人多了入行機會,如拍賣行、畫廊等都需要人才,令「藝術搵唔到錢」的觀念出現改變。
慨歎藝術品淪為賺錢工具
回流香港後,林靖風感受到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在藝術界別,形容轉捩點是於一八年活化後重新開放的大館,「以前香港嘅場地太少,申請困難,大館就提供好大個空間去容納本地藝術家」。他認為,大館、香港藝術館的重開,為本港藝術培養注入活力,「中學時只會約去唱K,依家年輕人可能會約去藝術館」。
林靖風說,近年大眾對藝術的吸收程度有所提高,商業畫廊亦開始介紹本地藝術家,但香港的藝術圈始終較為商業化,較年輕、實驗性的藝術家難以享用到資源,資源主要流向主流題材。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