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都大設研藝中心 推廣粵劇文化
2023-06-0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粵劇文化源遠流長,都會大學成立粵劇研藝中心,運用粵劇曲目譯本、網上課程、研究等項目,向年輕人及外籍人士推廣粵劇文化,介紹箇中樂趣。校長林群聲指,中心將配合大學的粵劇通識課程,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體驗,並支援業界研究觀眾群喜好與劇目演變等;他又透露,都大有意籌組粵劇團,促進師生交流及文化傳承。
都大早前獲香港粵劇藝術團創辦人何陳婉珍捐助,成立「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宣揚粵曲文化,包括製作折子戲英文譯本、綫上戲曲賞析課程、研討會等,中心將於8月中旬開幕。校長林群聲期望,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將粵劇文化推廣至海外,「語言障礙令外籍人士不解粵曲的韻味,譯本和綫上課程有助他們領略箇中的奧妙,傳揚中華文化。」
譯本助外籍人士領略
另外,都大亦會與藝術團及粵劇業界合作,集中研究粵劇在本地的發展進程,研究範疇包括觀眾群對粵曲的喜好、劇目演變等。林群聲指,都大將致力推動對社會具影響力的文化研究工作,形容不是借研究成果「超英趕美」,增強學術地位,而是分析粵劇在不同層面的利弊,通過與業界溝通,提升粵劇質素和擴大受眾,「粵劇文化研究對香港,甚至內地市民都有影響,而且十分『貼地』。」
夥業界研究觀眾喜好
隨着社會日漸復常,劇院重開。藝術團行政總裁王勝泉指,喜見戲曲百花齊放的景象,但發現部分劇目加插西方音樂劇元素,令整體演出失色不少,「粵劇通俗化後,或可成功吸引不少觀眾,但已不是傳統的粵劇。」他解釋,傳統的粵曲講求即興和內容貼近日常生活,大幅改寫內容及表現技巧迎合觀眾,反而令傳統表演變得模棱兩可,冀與大學進行相關研究,了解中西文化融合,應如何取得平衡。
對於本地粵劇的發展前景,王勝泉仍感樂觀,期望劇團能牽頭製作「重質亦重量」的粵劇表演,「公演前先針對演員的特質制定培訓內容,務求向觀眾呈現最專業的粵劇表演」,包括邀請粵劇名伶龍貫天、樂師朱慶祥等,為演員進行培訓、提供高規格的排練場地等;未來亦擬開辦培訓班,訓練新血。林群聲補充稱,都大目前有教授拜師學藝,未來有意組織大學劇團,促進師生交流及文化傳承。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