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孩心暖:我都有爸爸錫 善導成真助囚友重投家庭

2024-02-19 00:00

李淑慧指,善導會的新標誌有如「一對引號」,寓意聆聽對話。
李淑慧指,善導會的新標誌有如「一對引號」,寓意聆聽對話。

家庭,是避風港,然而當父母入獄或還柙,子女無奈面對家庭離散,身心備受影響。善導會多年來提供相關支援服務,發現當家庭缺了父親的角色,將會影響子女成長。早前懲教署在3間男子監獄設立親子中心,容許男囚友會見子女,善導會總幹事李淑慧指,會面中曾有男囚友擁着子女道歉,憑一句「對不起」化解多年心結,有助囚友出獄後重投家庭。5年前接任總幹事一職,李淑慧力推改革,她深明人的改變不會朝夕發生,需要給予時間、鼓勵和接納,讓改變成真。 
李淑慧個子不高,但正能量滿滿,由早期擔任家庭輔導及寄養服務的社工,到2006年投身善導會,2019年接任總幹事,透過增加家庭輔導服務,協助在囚和更生人士重建家庭。她的加入,為這個過去主要服務吸毒人士、釋囚及無家者的機構帶來改變。總結多年經驗,她留意到要長遠解決問題,須從宏觀角度出發,鞏固家庭關係。

她指,每當處理涉及小孩的個案時,社工常說「為小朋友好」,但多數注重孩子安全及照顧方面,較少由孩子需要的角度出發。她引用早年處理的一名8歲寄養男孩的個案,男孩數年內轉換多個寄養家庭,寄養家庭不滿男童每當周末回家後便特別頑皮,揚言拒絕男孩回家,否則停止寄養。作為個案社工,她認同男孩回家與父母共聚的重要性,亦體諒寄養家庭的苦況,最後基於讓男童回家與父母團聚的原則,聯絡跟進男孩父母個案的社工向男童父母作出提醒,情況終有改善,令她感到安慰。
設親子中心  讓囚友與子女相聚

去年懲教署在赤柱監獄、塘福懲教所及喜靈洲戒毒所,設立男性在囚人士親子中心,讓在囚的父親可與其11歲以下的子女相聚。善導會的「藍巴士賽馬會結伴成長計劃」,也有支援因家長被捕、候審、在囚或更生的兒童及青少年,以及為其被捕或還柙的家長提供輔導。李淑慧指,父親入獄或影響子女的堅韌性及抗逆力,於男孩而言,父親的正面形象是學習承擔責任、勇敢解決問題,以及成為男人的楷模;對女孩而言,缺乏父愛下可能渴求被愛,個別女孩會早交男友。

她補充,一個長期欠缺父親角色的家庭,孩子頓失依靠,而且不少家庭背景較複雜,孩子缺乏關愛下或很早離家,男的可能「學壞」,女的或早婚產子,「可能覺得懷有孩子是愛的表現」,甚至願意為男友做不當的事。可是他們產下孩子後往往不懂照顧,便可能衍生跨代犯事、跨代貧困等問題,不容忽視,因此及早填補父親空缺十分重要。

李淑慧留意到,報名參加親子小組的男囚友,普遍都希望透過小組學習親子技巧,出獄後重拾父親的角色。她坦言,計劃推行初期反應一般,有人感到難為情,另有人因本身家庭關係差而卻步,其後才多了囚友報名。她指,完成小組後囚友會出席畢業禮,屆時其家屬和子女亦會獲邀出席,這也是鼓勵囚友參加的一大原動力。
邀家人出席畢業禮成原動力

親子中心不乏感人故事,她指其中一位父親入獄時,女兒未出生,其後女兒出生但亦因年幼未能探視。早前,這位父親獲安排與現時5歲的女兒見面。她指,父女見面一刻激動相擁,那種喜悅難以想像,更感人的還在後頭,其後女孩高興地向到訪的社工說,「我都有爸爸錫!」場面令人動容。

至於浪子回頭亦有真人真事,她指,另一位囚友多次犯事,經常出入監獄,家人及子女跟他關係若即若離。早前,他於獄中悔悟,其後於親子中心與子女會面,當時他勇敢承擔過去的錯誤,向子女家人說「對不起」。她憶述,那刻子女都「呆一呆」,之後才說「我原諒你」,氣氛感人,「原來真的可以破鏡重圓」。她希望家庭助力能讓囚友出獄後不再重犯,更盼能避免子女因「失教」出現跨代犯事的悲劇。

努力為男囚友重建家庭,與李淑慧的成長經歷有莫大關係。出生於基層家庭,李淑慧有1姊、2妹及1弟,排行第2的她指,感激早年父母給予機會和包容,讓她成就今天的事業,特別是盡責的李爸爸更令她發現父親角色對家庭的重要性。李爸爸是夜更的士司機,每日清晨收工,回家後第一時間把當天收入「上繳」妻子,為的是養育他口中的「五隻化骨龍」。李媽媽每天亦做2份兼職工作幫補家計,回家後悉心做飯及打理家務,雙親胼手胝足照顧好這個7口家庭。
感激父母給予機會和包容

李爸爸的家族重男輕女,身為長子的他卻有4名女兒,於兒子出生前承受沉重壓力,最後如願以償。然而李淑慧指,李爸爸從不偏心或縱容弟弟,「只有我們幾姊妹主動讓細佬」,因此5姊妹弟感情一直很好。她又憶述,童年時已知道每逢開學換季,是父母最吃力的時候,須承擔5名子女的學業使費,更安排5人各有自己的床和儲物櫃。每到周日,雙親更會帶全家上茶樓「飲茶」,又買《兒童樂園》等刊物給子女,並到公園遊玩拍照,帶給他們快樂的童年。

不過,最令她感受深刻是童年時曾犯錯,偷去父親一些零錢,其後被揭發。作為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她坦言當時心中滿是驚慌,既怕被打、招來皮肉之苦,更怕被罵,招來羞辱,無地自容。然而李爸爸卻選擇原諒,沒打沒罵,她感謝父親給予機會改過,讓她可以從羞愧中重新站起來,亦影響她日後從事社工工作時,相信給予機會的重要性。

67年前,2位牧師召集釋囚協助興建教堂,是為善導會創立之始;如今李淑慧努力嘗試協助囚友、更生人士及其他受助者重建家庭關係,走出更生第一步,「人的改變不會朝夕發生,需要給予時間、鼓勵和接納,讓改變成真。」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