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起步理想 覆蓋率參與度待提升
2024-10-09 00:00港府近年致力發展基層醫療,地區健康中心的網絡及服務漸趨成熟。有業內人士指,市民及各持份者皆需要時間過渡,現時實踐基層醫療的定位及方向清晰,屬理想起步。然而,服務覆蓋率及市民參與度仍有待提高,有專家認為,港府可以在系統管理、人才培訓和公眾教育3方面,加大力度推進並完善基層醫療,使今年7月設立的基層醫療署發揮「超級連繫人」的角色,連結基層服務及公營醫院服務,更要連繫服務所需者及提供者,使公帑用得其所。
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病患率上升,無疑為公營醫療系統帶來壓力。政府在2022年底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循序漸進地建立社區基層醫療系統。翻查資料,政府去年11月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截至今年7月中,參加人數超過4.9萬人,並有逾540名家庭醫生參與,覆蓋650個服務點;《基層醫療指南》內表列的西醫數目,對比2022年亦增逾40%。
現時實踐定位方向清晰
多位醫療界人士皆認為,上述數字反映《藍圖》漸見成效。基層醫療委員會非官方委員、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監李國棟醫生指,《藍圖》有些進展,如今年7月正式成立基層醫療署,而地區康健中心亦發揮作用,令坊間家庭醫生有團隊支援,加強醫社合作。香港科研製藥聯會高級執行董事陳素娟亦言,基層醫療對香港而言仍算是新概念,市民及各持份者都需要時間過渡,但現時實踐基層醫療的定位和方向清晰,屬理想的起步,「相信繼續行下去就會順暢。」
然而,衞生署於2022年12月發表《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第一部分)》,超過1.6萬名受訪的15歲或以上、陸上非住院香港人口中,43.2%人士患有一種或多種經醫生診斷的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19.5%)、血膽固醇過高(15%)、肌肉與骨骼疾病(8.4%)及糖尿病(6.9%)等。參考2021年人口普查,以全港約有628.5萬15歲或以上人口推算,即當中有271.5萬人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病。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講座教授曾永康認為,港府實踐《藍圖》的步伐比之前快,感覺成績「及格」,但可以做得更好,因為與「慢病共治」計劃覆蓋所有有需要人口,仍有一大段距離,「大家都知道未做得夠。」
此外,有家庭醫生直言,現時參與「慢病共治」計劃的醫生人數,並不足以建立社區網絡,港府盼達至「一人一家庭醫生」的願景,相信短期內難以實現。據他聽聞,部分家庭醫生覺得負擔漸重,行政工作大增外,既要為市民轉介專科,亦要為病人抽血等,希望當局慢慢檢視並調整收費,以吸引更多醫生參與計劃。他坦言,基層醫療署訂立「金標準」應多跟業界商量,不然標準太嚴苛只會嚇退醫生,弄巧成拙。他續說,現時衞生署有出版6份「參考概覽」,涵蓋高血壓、糖尿病、兒童護理、長者護理等重要議題,有助家庭醫生向巿民傳達促進健康的訊息,但該些「概覽」陳腔濫調,不常更新,也甚少深究有多少個案跟概覽指示後「出事」。
訂「金標準」應與業界商量
有業界人士指出,港府可在系統管理和人才培訓,加大力度推進並完善基層醫療。針對地區康健中心的管理,不少中心仍未聘請到足夠人手。2019年,政府於葵青區設立全港首間地區康健中心,惟根據中心網站,本月初正招聘高級護理統籌主任、物理治療服務主管、兼職註冊護士、兼職社工、二級社區健康策劃員等多個職位的人手。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部分地區康健中心的規模和性質,確實未能全面照顧到當區市民。他指,不少負責營運地區康健中心的社福機構,只是社區網絡夠大,實際並沒有提供醫療服務的經驗,「有些以往沒有老年服務,現時都要涉獵!」他建議,政府可以考慮擔當主導的角色,加強各中心的統一性和服務彈性,達致「互補」,「現時中心請人難,團隊流動性高,如果有政府統籌,就可以暫時調派A中心的人手到B中心幫手!」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指,基層醫療署應發揮「超級連繫人」的角色,除了連繫基層服務及公營醫院服務,更要連繫服務所需者及提供者;前者包括情況穩定的癌症病人重返地區網絡支援,而地區康健中心亦應與區內的龍頭醫院緊密合作,後者則簡單如協助長者妥善使用醫療券,已能令公帑用得其所。
各階段人手培訓需作調適
事實上,各個階段的人手培訓都需要作出調適,包括醫護、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等。家庭醫生李福基指,公立醫院醫生在培訓期間,要到外科、內科、婦科、骨科及急症室等其他病房工作,才可以考專業試。他指,推展基層醫療服務後,家庭醫生的「負擔」或會越來越大。他分享,自己曾在一間服務200多位長者的院舍工作,該些長者經常出入醫院、做手術和治療,醫生就要了解會否有重複藥物,甚至跟進長者的身體狀況,決定哪些藥物可以停止服用。他補充,當基層醫療網絡成熟,政府日後或會較容易推展計劃,例如想拓展晚期照顧,熟習病人的家庭醫生可以為病人訂立「平安紙」或預設醫療指示,屆時醫生都要有相關認識。
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金月教授指,護士的角色同樣重要,除了健康教育,鼓勵和確保病人在服用藥物和健康飲食上有依從性,更要進一步強化評估和辨識的能力。她舉例,護士在地區康健中心接見市民,要更具機動性,多覺察、評估及辨識市民潛在的問題,並作出跟進,而在社區跟市民作家訪,或要「就地取材」作復健。她補充,有大專院校開設相關證書課程,讓護士進修基層醫療知識,期望課程能夠更「專科化」。
曾永康補充,要做好基層醫療,也要有專業團隊進行應用研究,收集數據支持,了解哪些工作需要加強或調整,無奈現時相關研究局傾向資助藥物研發,故大多應用研究都要依賴慈善團體支持。他希望,有關部門可以考慮主動資助專家進行應用研究,令基層醫療有更全面發展。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