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3層置業階梯 銳意助市民上樓
2024-10-25 00:00《施政報告》進一步完善香港置業階梯,包括調整公屋和資助出售房屋比例、增加屢次向隅者購買居屋的機會、收緊「富戶政策」等,銳意協助市民上樓。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星島》訪問時坦言,一直有將青年置業夢放在心上,未來會逐步將公屋、資助出售房屋及私樓比例,由目前5:2:3,調節至4:3:3,以協助市民置業,強調這3層置業階梯不會輕易作改動,但不會再就自置居所比率訂目標,希望為市場留彈性。
《施政報告》提出調整公屋和資助出售房屋比例,由7:3變為6:4,何永賢表示,會在未來10年規劃的中後期檢視不同項目,哪些會適合做居屋,包括相關工程的成熟程度、有否空間再作改變等,預期到第9年、第10年,就可做到6:4。
不再就自置居所比率訂目標
她又透露,自2020年至今,30歲或以下申請公屋人士下跌22%,30歲或以下新增申請下跌一半,一般家庭及長者申請亦減少21%。她認為這反映本港房屋供應量正逐漸消化市民的需要,以往年輕人有私樓很貴、遙不可及的錯覺,自然會申請公屋,但當供應量提升時,年輕人更容易抽到居屋等,就可以令他們的眼光轉離公屋。
何永賢形容自己如花王,「時時都要照顧個花園,好勤力咁每棵花都要睇吓,呢棵花生得厲害就修剪一下,嗰棵有啲嘢你想佢生大一啲就要施肥」,她強調要不斷持續照顧整個生態,包括私樓狀態、居屋定價、銷售情況等,每一級都會影響第二級,因此處理置業階梯要求平穩、平衡,去回應社會訴求。她更稱,每一個層級之間的關係、重疊性要小心處理,已出現的層級一定有其價值,「我唔會輕易話唔要、唔做,一定會留,留幾多、做幾多,可以係供求中主導」。
九七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上場時,希望在10年後全港7成家庭可以擁有自置居所,但回歸至今港人自置居所比率平均處於5成多左右,隨調節三層階梯比例,當局會否再就自置居所比率訂目標?何永賢表示,個人是否置業影響因素多,包括息口、全球經濟、地緣政治,甚至是否需要結婚等,政府沒有「水晶球」去計算整體供求,若訂立硬指標去做,對樓市不是最好的策略,強調必須保持靈活性。
增白居二名額拓二手市場
另外,目前全港約有6700個港人首次置業計劃單位正在進行中,但今年《施政報告》未有觸及,問到當局會否考慮就供應「封頂」時,她指首置是三層階梯內,在居屋及私樓間加多一層,所有項目正在推進中,要視乎未來落成後市場如何消化,故沒有說會減少或「封頂」,但現在會集中處理居屋及綠置居等項目。
何永賢強調完善置業階梯是一籃子政策,舉例在居屋中將綠白表比例由4:6,調整至5:5,是鼓勵有能力的公屋住戶可以讓出公共資源,投入到資助出售房屋的市場當中,今年當局更增加1500個「白居二」名額,亦是為了開拓居屋二手市場,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如果1500唔夠可以再加,所有政策都係環環相扣,如果幫到另一件事就去幫」。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