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學林|旅行隨想

2022-08-17 15:08

有次我去日本,車經過宇治,有一塊石碑寫着「光風豊作」四字,赫然吸引了我的視綫。立碑鑄字的人真有意思。「豊作」就是豐收之義,豐收之前,固然要先經過一番努力耕耘,但我最喜歡的卻是「光風」的意境。所謂「光風」,說的是雨後初晴的風。既是雨後,則可知農作物已得上天眷顧,人的努力沒有白費;而風不徐不疾,正是收成時節、天空放晴的好時辰。我望着遠處,心中浮想了這些年的瑣碎,有些可以俯身執拾,隨時回顧;有些細如塵埃,但能在腦海里載浮載沉,撐起一些痛苦歲月。

我想起這些年的深耕細作,關於教學,很多刻下的不知不覺,到了後期都是幾倍的償還。得和失,短時間真的分不清。這幾年首兩屆的學生陸續畢業了,他們終於在某個層面上與我處於同一水平。也許因為這樣,我收到了更多明白和諒解的回音。那年我站在迴聲壁的呼喊,經過若干時間,終於得到了感知。一切關於生命的問題正等待他們摸索獨一無二的答案。但那年那個課室里的中文時光並沒有虛度。課上的學問、人生的思考,即或遺忘了,起碼還有記憶里曾經年少青春的背影。若有若無,好像還是昨天的事,卻已經回不了過去。

又有天在某家日本餐廳。一個法律系同事說見工面試時因為是我團隊成員的身分而獲得取錄。另一個中文系男生說,當年他是主房的忠實同學,考大學前曾經在Instagram問過我問題,得到了我的指點。團隊成員說着當年上課的零碎,勾起了我散失的記憶。年齡上我不認老,心境上我卻覺得自己是孤獨老人了。常常回顧舊時就是最明顯的徵狀。而問題是關於回憶,我總是未能好好儲存,翻箱倒櫃,重新喚醒也就變成了滋養生命的重要過程。

課室的你們都是重要的存在。這幾年教學風格的唯一轉變,是教學的時間長了,少了與你們分享的環節。以往課堂上穿插的生活見聞在擠擁的教學時光里漸漸減少,同時因為怕被詬病浪費上課時間,一節課就只能是聲嘶力竭的文憑試內容。但我依然堅信,補習老師還能在教學以外,承擔更多的可能。也許是學習的心態,也許是對世界的思考,也許是對未來的想像。一門課,特別是語言,應該能夠收穫更多的可能。電郵:[email protected]


林溢欣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中文科補習名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8月17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中新學林|寫給新一屆的DSE考生

中新學林|聚會

中新學林|放榜日

中新學林|放榜前給還未應考的你們

中新學林|口業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