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言絮語丨開放高等應用教育 吸納灣區內地青年

2022-09-22 11:28

香港人口的老齡化、少子化,再加上外移,開始產生連鎖負面影響:生產力下降,整體活力減少,經濟發展受束縛,政府與社會負擔加重……俗語謂之「陰乾」。人力資源顧問指出,勞動力減少的最嚴重情況尚未出現,當疫情過去,經濟慢慢復甦,勞動力的缺失就會凸顯出來,「僱主那時候就會感受到痛楚在哪。」

各地面對人口問題,除了鼓勵生育、推遲退休和增加老齡人口就業外,就是按自身經濟發展需要輸入青年人口。美國長期國策是吸納大量頂尖研究生,以配合其高端發展需要;新加坡銳意建立蓬勃的自資高等教育,大量吸引外地留學生,二十年下來,人口由三百多萬增加至五百多萬,GDP快速增長,星港兩城比較由百分之五十三,到今日,超越香港百分之八。

香港提出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目標逾二十年了,自資高等教育政策也推出了二十年,迄今自資院校仍只能錄取整體學生人數一成的內地、澳門和台灣學生,但其他地方的外地生則無上限,箇中理由,難以理解。從另一角度看,特區政府其實並不擔心自資院校招收大量非本地生,只是不容許港專這類院校招收大量的內地、澳門和台灣學生。從今天發展大灣區的國策,也從香港自身的人口問題來看,現在是時候修改了。

華人社會「望子成龍」的文化,加上不完善的市場,家長、中學師長都以子弟入讀有「大學」之名的學士學位課程為首選,形成扭曲現象,想政策制定者也清楚。例如,台灣當局在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時,把所有的「專科學校」,全部改為「科技大學」。在台灣政府大力推動下,香港不少中學也大力推動其畢業生赴台升「大學」,一時成為風氣。

香港做法與外地不同,因此,自資高教課程的大戶是公立大學的自資部門,她們更主力開辦以接駁大學為目標的通用副學士,開辦應用性高級文憑的自資院校,絕大部分是獨立自資院校。各國吸收移民都以有一技之長的專才或技工為首選,香港吸收的外地學生,應該是着重於應用性的高級文憑或學士學位課程。電郵:[email protected]


陳卓禧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9月22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

卓言絮語丨給香港灌注活力

卓言絮語丨異鄉故里情

卓言絮語丨歐洲這個冬天不好過

卓言絮語丨「公眾利益」與「非法行為」

卓言絮語丨尋前程一字記之曰「誠」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