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宗 - 清遺民與香港中文教育|青史劄記

2023-10-14 12:34

清遺民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別的群體之一。遺民是指在朝代交替的時候,拒絕在新的政治環境擔任政職的人。而清遺民對於在民國時期出任官職並不感興趣,部分人還避居香港,以保存昔日的功名和地位。

這些清遺民在香港編寫了不少書目,或以不同方式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同時藉此表達他們的一些期許。陳伯陶編寫了《宋臺秋唱》,借助記述宋帝昺的相關故事表達對清朝的情懷。陳氏在香港生活期間,一直以清朝朝服示人,在九龍一帶覓到居所後,積極考察和整理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區大典則在香港大學教授傳統經學知識,著有《易經講義》等書。賴際熙曾設立學海書樓,作為賴氏的藏書閣和講授中國傳統文化的地點。

雖然清遺民可謂被邊緣化的群體,但是他們對於香港的中文教育發展和保存中國傳統文化作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由於清遺民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也具備一定的學術地位,他們來到香港之後,自然就成為了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人物,如陳伯陶曾經以進士的身份,獲任命為翰林院編修、南書房行走等重要文官職位。

在中文教育方面,1927年,賴際熙出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的第一位主任,足以證明賴氏對於香港中文教育發展的重要性。賴氏憑着其清朝遺民和前翰林的身份,得到不少南洋華商的捐款支持,協助籌辦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因此,學院成立初期的課程,得以包括史學、文詞學、經學、翻譯學等不同範疇,此舉為保留中國傳統文化作出重要貢獻。

清遺民的歷史故事,不禁讓筆者反思歷史記載中的敘事局限。筆者在研習歷史時,往往都嘗試注意到宏大敘事的不足之處。不少人物群體都在歷史發展中留下足跡,可是習史者往往忽略了他們在歷史發展上的重要性。當了解到清遺民與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的背景後,讀者也許能更深切體會歷史與當代發展的連貫性。


張瑋宗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委員,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生(一級榮譽)。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10月13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周正賢 - 畫中又有話?|青史劄記

張瑋宗 - 可敬可畏的大自然|青史劄記

周正賢 - 大學之道|青史劄記

張瑋宗 - 歷史帶給我甚麼|青史劄記

周正賢 - 襄漢遊記|青史劄記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