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海洋保育和可持續水產研究|研之有理
2024-09-16 12:11
香港的土地面積雖然不大,但海岸線卻非常曲折漫長,從新界至港島的海岸線共有456公里;本港海域內亦有約263個離島,海岸線長達722公里,這些地理特徵使香港的海洋生態系統極為豐富。珊瑚群、紅樹林、海草牀和潮間帶等多種生態系統,為各種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和食物來源,但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和人口持續增長,香港的海洋環境面臨着海洋污染、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等的嚴峻挑戰。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提升海洋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包括制訂首份城市《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海岸公園條例》、《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和《廢物處置條例》等一系列環保政策和法規,以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及減少污染物排放。此外,亦設立多個海岸公園,例如南大嶼海岸公園及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以保護本港水域的重要海洋生物。
多年來,科學家和學者不斷探索和研究海洋生態保育方案。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直積極回應社會面臨的可持續發展挑戰,特別聚焦創新的海洋污染監測技術和海洋食品可持續性的研究,回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4(SDG 14)。
監測微塑膠影響
塑膠廢棄物無處不在,塑膠微粒容易被海洋生物吞嚥並積存於體內,影響食物鏈的其他攝食階層,對海洋生態系統構成重大威脅。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23年最新統計顯示,每名港人每年平均消耗約65斤海鮮,高於全球人均消耗量20公斤3倍之多。理大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研究團隊,採用顯微拉曼光譜法(Raman microspectroscopy)的自動測繪技術,提取青口(學名:翡翠貽貝)積存的微塑膠數量和特徵。研究結果顯示,平均每克鮮青口肉中含有0.2至1.8顆長度約為40至1000微米的微塑膠,由此推測香港每年每人透過食用青口,攝取微塑膠數量高達10380顆,情況令人關注。
為進一步證實微塑膠有機會被人體攝取,研究團隊分析港人糞便中微塑膠含量數據,發現港人的微塑膠攝入率較其他亞洲和歐洲地區約高出5倍。基於這些發現,研究團隊正在積極探討微塑膠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影響,並聯同其他學系研究利用氣泡屏障和細菌生物膜從海水中移除微塑膠的不同方法。
由此可見,各項研究成果不斷激發我們開發及應用先進技術,探索應對微塑膠問題的創新方案和策略,以減輕微塑膠污染的影響,保護珍貴海洋生態,並確保海洋食品可持續發展。
重建珍珠貝礁
昔日的香港曾經擁有豐富的珍珠貝礁生態,透過珍珠貝的濾食機制改善水質,孕育出其他海洋生物的棲息地,促進興盛的珍珠養殖業。但在17世紀,過度開發和海洋污染導致珍珠貝種群退化,導致周遭的生態系統效益也隨之消失。
為改善海洋環境和增強生物多樣性,理大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研究團隊於香港赤門海峽選定地點,利用人工養殖的珍珠貝重建珍珠貝礁。研究團隊透過先進三維技術,追蹤分析珍珠貝礁對本地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把珍珠貝的濾食特性作為生物監測工具,用於評估香港海洋污染情況,以改善水質。團隊亦與當地漁民在水產養殖技術方面合作,支援可持續漁業發展,振興珍珠產業,使環境和社區共同受益。
香港海洋環境生態面臨挑戰的同時,亦蘊藏巨大的科研潛力和希望。科學家和學者過去的研究為海洋保育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然而,海洋保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政府、學術界、企業和市民的共同努力,透過研究創新及社區教育提高保育意識,激發社群保護環境的責任感,為香港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請瀏覽以下連結,了解更多理大於開拓海洋保育和可持續水產方面的研究工作: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kTZV9cwI2M
本欄歡迎院校學者投稿,分享個人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為限,查詢及投稿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香港理工大學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副教授方家熙博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教育版專欄「大學之道」。
延伸閱讀: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