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故事|天后廟道 摩羅廟街 看宗教與文化
2025-01-24 14:00
天后廟道 Tin Hau Temple Road
- 地區:香港東區/灣仔區
- 起點:天后英皇道/銅鑼灣道/高士威道
- 終點:寶馬山瓊峰園前
天后廟道位於銅鑼灣和寶馬山一帶,是貫穿港島北半山的一條主要道路,在通車初期只連接銅鑼灣道和銅鑼灣天后廟前的街道。
護海女神保佑漁民出海平安
銅鑼灣天后廟又稱為燈籠洲天后古廟或鹽船灣紅香爐廟,是一座私人興建與管理的廟宇,主祀的神明當然是天后,另外也祭祀觀音、包公等,附近的港鐵站也因為這座天后廟而被命名為天后站。
時至今日,這座天后廟前仍然保留着幾座紅香爐,這與其中一個建廟傳說有關。相傳有一座紅香爐沖到銅鑼灣,當時的鄉民認為是天后顯靈,故此興建這座廟來紀念此事,這也解釋了為甚麼這座廟同時也被稱為紅香爐廟。
天后,據傳原名林默,又被稱為林默娘,是莆田一帶流行的海洋女神,專門保佑漁民出海平安。據當地傳說所言,林默的父兄在出海期間遭遇颱風,在危急之際,有一名女子顯靈並把他們送返岸上。事後,林默的家人相信顯靈的女子是家中的林默,而周邊的漁民得知此事後也開始崇拜她,並稱呼她為媽祖。
宋朝的地方官員為了讓漁民與鄉民感到被重視,便向朝廷要求冊封媽祖以認可她的存在。媽祖受冊封後,她的封號慢慢從靈惠夫人晉升為靈惠妃、護國明著天妃,以及康熙時的「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到同治年間,其封號更增至64個字。
最接近市區的天后廟
其實在香港,與天后廟有關的街道命名,還包括油麻地的廟街、屯門的天后路、元朗的媽廟路和媽橫路等,其中當然以銅鑼灣的天后廟道最為人熟悉。
香港大部分的天后廟都坐落於鄉村內,而銅鑼灣天后廟則是最接近市區的一座天后廟,其歷史更可追溯至18世紀,所以,當時的道路命名官員便順理成章地,把廟前的道路以最具標誌性且歷史悠久的天后廟命名。
在天后廟道旁邊有一條小路名為留仙街,但似乎沒有人知道留仙是甚麼意思。有指留仙是漢朝趙飛燕所穿的裙子款式,也有指是作家蒲松齡的表字,但筆者認為,留仙的意思應與天后廟有關,可能是指有神明曾在此逗留或顯靈。可是,這些都只是憑空的猜想,沒有人留下更多的證據。
筆者在此拋磚引玉,留待各位讀者到天后廟發掘留仙街背後隱藏的故事。
摩羅廟街(Mosque Street)
- 地區:中西區半山區
- 起點:卑利街近英輝臺
- 終點:羅便臣道近嘉兆臺通道
摩羅廟街(Mosque Street)位於中環半山區,Mosque的意思是清真寺,顧名思義,就是有一座清真寺坐落在這條街上。附近還有一條同樣以mosque命名,也是香港唯一一條以junction作為街名後綴的街道——摩羅廟交加街(Mosque Junction)。這兩條街道所指的清真寺,就是位於些利街和摩羅廟街交界的些利街清真寺,它是香港現時歷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也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
穆斯林建清真寺扎根香港證據
香港早年除了來華經商的歐洲商旅和在港尋找工作機會的華工外,還有不少來自英國殖民地的人士來港定居,著名地產商兼印度祆教教徒麼地就是其中一例,當中也不乏跟隨英國軍隊駐守香港的穆斯林。由於伊斯蘭教徒十分重視禮拜,所以他們都會在居住地附近興建清真寺,方便進行禮拜,而建於1840年代的些利街清真寺,就是穆斯林扎根香港的有力證據。
在13至14世紀,歐洲人會稱呼部分北非的穆斯林為摩爾人,而摩羅就是摩爾人的音譯,也是早年華人對印度籍人士的稱呼。由於在1840年代,香港差役(即現時的香港警務處)大量招募印度裔人員投身警隊工作,所以,當時的印度或巴基斯坦裔警務人員被稱為摩羅差,即是擔任差役的穆斯林,但隨着時間的變遷,摩羅一詞已演變成對印巴裔人士的蔑稱,今天不太適合使用。
延伸閱讀:麥加 伊斯蘭教聖城|地圖看世界
上環摩羅街中英文街名不對譯
香港另一條以摩羅命名的街道,是位於上環的摩羅街(Lascar Row)。Lascar源自阿拉伯文,解作士兵與護衛,但由於當時的華人已習慣稱呼印度人或穆斯林為摩羅,所以便出現了中英文街名不是直接對譯的情況。
很多市民誤以為近年才多了南亞裔人士移民到香港,但從香港清真寺的歷史可以得知,南亞裔人士其實已扎根香港多年,很多居港南亞裔人士,已是第3或第4代。南亞裔人士對香港的商業發展、城市發展及社會安全等,都作出了很多貢獻,值得我們尊重和包容。
文: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羅樂然博士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老細一齊嚟》,由鍾傑良及客席主持。
圖:網上圖片、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旅遊發展局、星島圖片庫
延伸閱讀: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