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再見佩洛西,再見美國!

2022-08-04 09:38

美國輿論在佩洛西過訪台灣之後,出現一片迷糊,解放軍事前表態「不會坐視不理」,中國威脅論被炒到最高點,結果佩洛西來去自如,為甚麼?《紐約時報》最新文章,題為〈中國真的能「武統」台灣嗎?〉不過,看來西方又一次把焦點搞錯。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最近發佈的幾份研究表明,中國可能仍然缺乏足以入侵台灣的一些設備和技能。退役中校卜思高(Dennis J. Blasko)在其中一份研究中寫道,中國的兩棲部隊缺乏執行大規模攻台任務的能力。」主流意見是美國積極協防台灣,包括售賣武器及訓練台軍,再加上拜登有意在武統情況下介入,已經為台灣築成堅固的防衛戰線。「五角大樓的報告稱,哪怕中國軍隊成功登陸台灣,城市戰的難度會讓兩棲入侵台灣成為習近平和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政治和軍事風險。」

《紐時》似乎圓滿解釋到今次中方為何聲言高調、行動克制的原因。不過,台灣的軍事評論員的看法是「後佩洛西時代」之始,就是大陸逐步實現統一台灣行動之時。《美國之音》引述台灣前海軍指揮官呂禮詩見解︰「佩洛西結束台灣行程後,恐才是台灣海、空防面臨到最嚴峻挑戰的時刻。」他指出︰「佩洛西訪台前,兩岸大致上還是維持以海峽中線為界的默契,但若未來中共軍機穿越中線變成常態化的話,對台灣來說,將是很嚴苛的消耗戰。」此外,分析人士稱,大陸對台灣軍事壓迫之外,就連經貿、外交也絕不鬆手。除了兩岸關係,美、中、台三邊關係恐得歷經好長一段的震盪期。

我們大體明白佩洛西從容離台,沒有那麼簡單,她既帶走台灣的一片雲彩,還揮一揮衣袖,連美國現狀也加快的改變過來。論據何來?來自管理學大師杜拉克經典《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他解釋「創新」即「變化」,通常來說,「這些變化都是已經發生過的或者正在進行中的,絕大多數成功的創新都是利用變化來達成的。」創新機遇的出現大抵可基於七大來源。簡單而言,美國目前發生了一個重要的改變來源︰不協調。

美國國力下降,不過它所作所為太具野心,與現實不協調——挑戰俄羅斯破壞歐洲之餘,同時與中國戰略競爭,代價是拉倒過去20年的全球化各國合作共贏之局——然而,美國一是無勝算;二是全球經濟科技要開倒車,歐美自建科技產業供應鏈,費時失事又增加成本,這是另一種的「不協調」。如是者,只要世界有敢試肯闖的「企業家」(明顯是中國)出現,任何極力維護「不協調」、在時代開倒車的勢力,必然被取代。

美國強力扭曲全球化節奏,同時干擾實現統一的中華民族復興事業,是不協調的「不協調」,美國真的以為在逆勢之下,繼續“統治”台灣,甚至“統治”全世界嗎?《紐時》文章結尾很精警,談到大陸幾時有能力武統台灣,答案是︰「關鍵在於中國是否相信自己能做到,而非我們(美國)是否相信他們能做到。」主動權在我們手上,美國可能在無預告之下,一夜之間被取而代之,這是美國人實際心景的寫照。

我們反而有點平常心,那就說句︰再見佩洛西,再見美國!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