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裔老翁植入起搏器心臟穿孔亡 心臟科專家指穿孔時取出起搏器或致流血量增加

2024-11-18 17:20

心臟科顧問醫生陳日新(右)指,新型起搏器較安全及低風險。黃巧兒攝
心臟科顧問醫生陳日新(右)指,新型起搏器較安全及低風險。黃巧兒攝

印度裔商人於2022年因心跳慢在養和醫院接受手術,惟在植入新式微型心臟起搏器時出現心臟穿孔,引致心包積血,最終死亡。死因研訊今續,專家證人陳日新醫生供稱,在出現心臟穿孔時取出心臟起搏器,實際上會導致流血量增加,亦無法令穿孔停止流血。死者兒子問新型起搏器與傳統心臟起搏器風險是否相若,陳醫生解釋大量研究顯示新型起搏器較為安全及低風險。

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陳日新供稱,植入心臟的導管尾勾不會造成心臟出血,尾勾雖尖銳,它較細小及靈活性高,而且是從心臟的後面及其相反方向植入。陳醫生亦指當心臟出血時,可以採用血液回收機,從患者出血部位收集血量,再循環回患者的體內。陳醫生另稱心肺復甦及心臟直視手術可以同時進行,可以安排兩隊醫療團隊,進行心肺復甦時準備心臟手術,心臟手術接手開展後,便能直接於心臟上按壓。陳醫生續稱手術時取出心臟起搏器,實際上會導致流血量增加。

及早輸血結果或無分別

死者兒子向陳醫生提問指,若能及早為父親輸血,結果會否有分別。陳醫生解釋,當流血量顯示為1公升時,實質是超過1公升的流血量,成人平均的血量也只是4至5公升,惟當時未能尋找到合適的血型,即使及早為死者輸血,情況有機會不同,或沒有分別。死者兒子續問涉事新型起搏器與傳統心臟起搏器的風險是否相若,陳醫生指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指涉事新型起搏器風險更高,惟認為兩者風險相若,更有大量研究顯示新型起搏器較為安全及低風險。

死者Poomangalathu Peter Edward,1933年生於印度,1962年來港,經營出入口生意,2022年1月22日接受無電極的心臟起搏器(leadless pacemaker)植入手術,翌月8日死亡,終年88歲。

本案由死因裁判官周至偉審理,不設陪審團,家屬列席聆訊;案件有利害關係方為養和醫院及多名涉事醫生,由訟辯律師簡錦輝代表。

案件編號:CCDI-112/2022(MC)
法庭記者:黃巧兒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