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应付长远艰巨挑战 政府须坚强果断
2022-03-15 00:00时光飞逝是许多人的感叹,我也时常感同身受。今年于我有着特别的意义:二十年前,抱着服务香港的初心,我抽身由商界加入政府,几经风雨甚至挫折,但无怨无悔当初的选择。后因健康原因,辞去公职至今亦已十四载,但我始终深深感恩有机会能为社会尽我一分绵力。今年对香港亦同样别具历史意义:我们即将迎来回归二十五周年,邓小平先生当年以高度政治智慧提出的「五十年不变」的一国两制,亦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转折点。此时此刻,回望时间的长廊,有反思更有得着。虽然我早已不在位,但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香港人,我当然心系香港,关心我身处家园所发生的一切。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感受,不吐不快,愿与读者们分享:
香港经历过无数的困难与挑战,自我二○○二年加入政府工作,亲身经历过经济衰退、政府财赤、无情的沙士疫情袭击……但最终凭着港人齐心努力和中央全力支持,我们都能跨越逆境,再见彩虹。
四深层次问题
二○一九年因修例风波引发了政治危机,随之而来又有新冠病毒病疫情,令香港再次面对新一轮前所未有的挑战。来势汹汹的最新一波疫情,更令许多市民生活在惶恐不安中,除了担心被染疫,亦担心市道萧条失去饭碗,生计堪虞。然而在我看来,香港面临的长远挑战,其艰巨程度远比目前的疫情更需深入正视。我深信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及港人齐心努力下,疫情定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被克服。但以下的几个深层次问题,不但需时更长,更需在具坚强及果断领导能力的政府带领下,才有望逐步解决。
一、房屋问题:众所周知,家是人们的安心之所,但香港房屋供应长期短缺,楼价飞升早已令市民难以承受,既影响民生,更加剧贫富悬殊,令社会怨声载道,直接影响市民的开心指数;
二、人口老化:此波严峻的疫情中,长者死亡率偏高,令港人清楚认识到人口老化带来的种种难题,包括医疗、安老、税收、社会福利等等。香港能有今天的社会财富及繁荣,长者的贡献功不可没。确保长者老有所依,安享晚年,对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在政治及道德上都责无旁贷。若因为政府未有及时而又行之有效的人口政策及謢老安排,令有需要的长者遇上困境及危机时旁徨无助,为政者岂能心安,岂能无愧?
三、经济转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仍然稳固,但我们决不能故步自封及自满。面对复杂多变的内部及外部环境,我们更需自强不息才可持续发展。香港经济结构若因过分依赖金融业而呈两极化,对民生始终帮助有限,我认为应该把握国家当前发展优势,利用大湾区及十四五规划,重点找寻更多新的发展领域,例如科研、绿色经济等等。
四、政府施政执行力:这次抗疫战中暴露出的种种行政失当,令人多少对政府的信心减弱。因为无论在宏观的统筹上,乃至执行的细节上都出现不少本应可以避免的纰漏。民无信不立,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对政府施政至关重要,因此必须从此环节马上手改善。面对批评,政府则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勇于担当,务求令市民重拾对政府的信任及信心。
以上四个深层次的问题,其实是不少社会人士的共识,关键在于怎样解决。特区政府换届在即,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组织一个具良好管治能力的班子。新加坡李光耀前总理曾经说过︰「The art of government is to get the right people to the right place.」意指政府必须用人唯才,用人准确,「人得其位,位得其人」。
治好香港 践行一国两制
二十五岁于人而言意味着走向不断的成熟,于香港这个特区及国际都会而言,则意味着一国两制如何继续践行下去,特区政府新一任掌舵人因此尤为任重道远。他/她必须视野广阔,政治信念正确,同时努力维系及加强团队精神,确保政府内上下一心,以良政善治争取市民最大的理解及支持,切实履行好对香港的管治职责,引领香港无惧面对今后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惊涛骇浪,我相信这也是中央政府及广大市民对下任政府及行政长官的共同要求及期望。
我记得国家主席习近平二○一七年访港时说过︰「一寸丹心唯报国,为官避事平生耻。」我衷心希望更多不畏艰辛的能者加入政府,以鞠躬尽瘁的为民精神,全心全意,高效率地处理香港的长期难题。我亦相信政府内有着许多优秀人才,以他们的才智,再从民间集思广益,定能从大方向着手,找到解决以上各项深层次问题的良方,我深信唯此方能顺应人民的要求,赢取民心,这才是有效管治之根本。
马时亨
前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