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新设文体旅局 多谘询业界免闭门造车

2022-06-23 00:00

中央政府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绝对是为香港文化事业打下一支强心针。社会各界对于新设立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抱有很大期望,不少业内人士向笔者反映期望新政策局能为他们带来新希望。

首先,笔者期望政府为文体旅局制订相关工作范畴时,千万不要「闭门造车」,应主动向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别,以及旅游业界等各持分者,了解香港文化艺术方面等的独有优势,并加以大力发展及推动。
为表演场所停运做好应急计画

在第五波疫情下,政府于年初关闭表演场地及体育场所等十多类表列处所,大部分业界人士「手停口停」,针对这情况,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吸取今次经验,预先制订应急计画,让业界能够预先准备,包括可以提供资助配套及推广等,让从业员可以在内地及海外著名的綫上平台作网上表演。

事实上,香港要发展创意产业,除了硬件以外,软件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人才培育十分重要,政府应该更努力从小培养年轻人对中外文化艺术的兴趣,笔者听到有业界人士反映香港发展艺术条件未如理想,而且难以向上流,以致较难吸引青年人入行发展。笔者认为,政府应该更加积极与内地对接,例如在大湾区城市设立一站式联络办公室,为业界排难解忧,并协助业界「拆墙松绑」以进入内地发展,并打入全国市场。

例如近年内地的动画、漫画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蓬勃,惟他们的作品很多时候比较符合内地观众口味。香港年轻的人才有着出色的软实力,过往亦曾有不少香港年轻创作者成功走到国际舞台,例如史力加之父许诚毅等,他们创作的作品亦得到国际认同,这证明香港年轻人的时尚创作概念是有能力走到国际舞台。故此,笔者建议,特区政府可向内地制作公司推介本港人才,结合多方优势以取得协同效应,让内地的作品变得更国际化。

笔者也认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应该与重组后的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以及教育局等制造协同效应,提供完善的软硬件配套及资助予中小学,举办文化交流团及艺术兴趣班等,并加大资助民间艺术团体,包括视觉艺术及各种舞蹈,例如街舞及芭蕾舞等表演,并协助他们开拓内地市场。特区政府更应该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商讨更多合作机遇,以增强两地人民文化交流,包括推出更多博物馆及佛寺庙宇导赏团等,以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及学习中国历史等。
追上数码媒体发展潮流

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提出要「以结果为目标」,政府应该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辖下增加人手及资源,以作出配合,而为了确保分工清晰,政府应设立「体、演、文、出」署,加强相关执行力,并统筹及落实不同范畴的政策。政府亦该为政府工作订立「关键绩效指标」(即KPI),笔者认为,在文化艺术范畴上,同样可以透过KPI衡量政府工作表现,例如不同表演的入座率、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等,都是可见的指标用作量度文化艺术表现。

由于政府过往冷待文化及艺术发展,香港曾被标签为「文化沙漠」,因此,笔者希望政府能够追落后,追上现时社交及数码媒体的高速发展,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并在充分谘询业界下,完善「知识产权法」及制订一套文化法,保障香港本土文化创作,同时吸引本地人才入行并向上流动,长远才可以做到百花齐放,真正配合中央政府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李镇强
自由党副主席、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