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世界正改变!香港体育政策需与时俱进

2022-08-16 00:00

香港近年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屡创佳绩,例如去年奥运,张家朗荣登花剑「世界第一」宝座、何诗蓓在游泳比赛中赢得两项银牌等,可见不少香港运动员的实力已达国际级水平。随着国际比赛的佳绩,现有的体育政策再一次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讨论,例如运动资源错配、对运动员支援不足等。

政府自○二年提倡「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下称「三化」)方针去推动体育发展,其愿景是提升港人的身体质素、赢取奖牌为港争光,以及从国际比赛带来商益。该政策推行了近二十年,笔者认为精英化及盛事化成效渐佳,惟普及化的效果仍不太理想。
推动体育普及 资源不足

现时体育政策过分侧重于精英化和盛事化,相反普及化则严重落后。在精英化方面,政府在一八/一九年度向「精英运动员发展基金」注资六十亿元,为本地精英运动员提供直接财政资助及全面支援服务,包括体适能、运动科学、保险、膳食和住宿等;在盛事化上,香港一直以来举办大型赛事,例如渣打马拉松和七人榄球赛,以至近年参与承办全运会等,均带来可观的收益及赢得国际美誉。

然而,香港的运动普及程度较低,二○年的调查显示完全没有参与运动的学生比例较国际水平高出五倍。事实上,普遍市民较少做运动的情况一直存在。即使近年精英化及盛事化的成效显著,香港运动员亦赢得更多市民的认同和关注,甚或在港举行的体育盛事所带起的运动热潮,都未能鼓励普罗大众养成做运动的习惯,把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理论上,精英化及盛事化应可推动普及化的发展,一来应能带动市民提升运动意识,从小培养运动的习惯;二来应可促进「运动产业化」的发展,吸引青年投身作运动员,透过提供完整的事业发展路径与配套,使之退役后仍能以体育为职业,更可把体育视为终身事业。可惜,两者均暂未见在港形成气候。笔者认为政府应投放更多资源于普及化上,初步先加强青年对运动的知识与投入感,亲身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好处,在整体社会中营造良好的运动风气,然后才推动「运动产业化」的发展,让更多青年受惠。
从教育与体验入手

首先,教育局一直将体育学科视为「闲科」,加上学校及家长都以学业成绩为重,无论校方与学生投放在体育学科或运动项目的资源和时间是少之又少。笔者认为政府应把体育学科由现有的「闲科」纳入为中小学的主修科目并将课节增加。课程内容除了旧有的实践课,可加入一些新元素,例如运动科学、运动心理学和教授非主流运动等,培养学生从小做运动的习惯,以及加深他们对体育及运动的认识,不再流于跑跑跳跳等浅层知识。

其次,港协暨奥委会副会长霍启刚曾表示新加入奥运及亚运竞赛项目的运动如滑板、攀岩、电竞,以及近年冒起的躲避盘和闪避球等新兴运动,也是促进普及化的其中一个因素。笔者作为一名新兴运动教练,认为躲避盘、芬兰木棋和圆网球等新兴运动门槛较低,很易上手,且玩法多变,适合一家大细参与。此外,这些运动对场地要求较低,在香港这地少人多的地方也容易进行,有助推动普及化。若政府能大力推广新兴运动到社区,例如举办亲子体验班、培训专业教练、在学校筹备校队及学界比赛等,并增加配套和诱因,市民特别是年轻人或会对运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热诚,甚或鼓励青年将来投身体育相关行业,给自己多一个事业选择之馀,亦能提升香港在体育方面的经济效益。

「三化」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笔者寄望政府能投放更多资源于普及化上。若运动概念能灌输在每个市民当中,深信香港的体育发展定能扎稳基础,更上一层楼。本港的体育界别人士,不论是运动员、教练、裁判还是体育策划团队,一直默默在自己的岗位努力,为的不止是个人利益,而是希望透过自身的影响力提升香港的运动产业发展。笔者藉此感谢各位代表香港的运动员及背后强大的团队的坚持和努力,亦期望每位市民养成运动的习惯,且有更多青年视体育为终身事业。
潘智朗
MWYO青年办公室实习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