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师友」计画为谁好? 政府勿好心做坏事

2022-09-03 00:00

多年前在全球华人社区引发讨论的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当中有一位妈妈常常将「This is for your own good」(我都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她的一切决定从未真正了解孩子的真切需要,只是从大人「为了你好」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要。结果当然子女叛逆,父母恼气,两代人双输。

我们构建公共政策,特别涉及青少年问题的政策,虽然都有良好的出发点,但效果真的可以为学生好吗?
导师宜有基层经验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亲自督导的扶贫项目「共创明『Teen』计画」高调亮相,作为扶贫政策的一环,以师友模式,让社会成功人士对二千名初中青少年进行为期一年的言传身教,定下「开阔眼界,加强自信,建立正向人生观,为自己未来定下目标,力争上游」等宏大目标,具体操作由政府配套每人一万元的现金资源,盼能协助学生建立储蓄习惯与正确人生观,以改变一生。

计画公布后引发社会讨论,笔者作为一个妈妈,同时也是长期关注青少年发展的社会人士,对政府关注青年脱贫的用心深表欢迎,并愿意尽一己之力尽力与商界朋友共同协助政府深化计画效果。但综观项目内容细节,以及有关连日来社会各方对事件的讨论,笔者不期然想起《小孩不笨》,虽然政府对基层青少年的关顾之心毋庸置疑,但据已公开的资料来看,政策是否可以达到协助基层青少年脱贫的终极目标?实属可议!

笔者也曾资助、参与师友计画多年,深感「师友计画」虽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深远,但要短期产生效果并不容易。特区政府目前公布的是为期一年的「实验版」,虽然细节也未完全向公众公开,但从已公布的资料可见,可以优化的地方已有多处。笔者提出以下三点供各方讨论:

其一是如何寻找优质的导师。师友计画的原意就在于「以生命影响生命」,但要做到这个目标,优质导师便十分关键。香港不乏成功人士,也不乏热心服务的社会人士,但要找出有耐心善沟通、有魅力能理解,有时间又愿付出的导师,确实困难。

理想的导师不必强调年轻人,但最好有过基层经验,明白身处社会基层的无助,才可以真正与辅导对象产生共鸣。此外,让基层青年开眼界更不是领刘姥姥去逛一次大观园,去坐一次飞机、打一次高尔夫球或者吃一顿米芝莲餐厅,难道就可以寄望青少年悬梁刺股草根逆袭?相反,操作不慎很可能会伤害了基层青年的自尊心,引发反面效果。
有效评估客观标准

其次是计画如何评估成效与持续运行。用「生命影响生命」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漫长过程,导师与学生之间几乎需要一种近乎亲人的信任与沟通,但要建立这样的高等信任实在不容易,要持续发生效果则更加困难。无论计画是一年或者多少年,政府与协助执行单位都需要建立有效评估的客观标准,将整体辅导过程分成若干评估阶段,每个阶段都设立目标及相关评估方法,以确保导师与学员的互动在向着共同的方向进步。假使在其中一个阶段发现问题,执行机构又该如何协助导师与学员调整方向?

其三是如何让更多基层青年受惠。政府二○年的贫穷报告显示儿童贫穷人口竟超过二十七点四九万人,「四个儿童一个穷」,虽然二千名受惠学生属于「先导计画」,但政府应该开始构想如何让更多基层青年受惠,其他二十七点二九万基层青年人可以怎样得到平等的扶持?否则杯水车薪,反让社会资源的应用有失公义之嫌。

李家超特首正为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收集民意,扶贫及青年问题必然是「重中之重」,我们欣见政府透过「共创明Teen」先导计画来推动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师友同侪工作,但先导之后如何将具体政策与资源落到实处,才不会被误会为这只是一次「政治表演」,我们乐见特区管治团队为社会带来更完善的答案。
杨莉珊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九龙东区各界联会常务副会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