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会记录不记名 有损议会透明度

2023-01-25 00:00

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个立法会已经完成第一个立法年度,议员人数增至九十人,令议会更具广泛代表性,但新一届立法会部分委员会却一改惯常会议纪要做法,改以不具名方式记录议员发言。当局宣称这是方便公众、议员和官员更容易掌握会议流程、讨论要点和回应,但这种让议员匿名发言做法,不便公众稽查,难以对代议士有效监察,与议会追求透明度背道而驰。当局矢志有为,须加强立法会工作透明度,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立法会各项会议的会议纪要,向来均以具名方式列出不同议员和官员的发言重点,但新一届立法会却反其道而行,除了立法会大会和财委会外,各委员会会议纪要不再列出发言议员的名字,改以「一名议员」取代。立法会秘书处解释,有关改动是基于议员数目由七十人增至九十人后,秘书处人手却没有相应增加,面对工作量大增,透过精简归纳整合与会者的发言重点,是为了方便公众、议员和官员更容易掌握会议流程云云。
议员应对秘书处新措施说不

然而,有关说法难以令人信服。首先,以往具名记录议员发言,公众可一目了然知道各议员对政策的立场,但新措施落实后,只以「一名议员」统称发言议员名字,若会议上有十多名议员发言,即使翻查附录,也不会知道是谁,只能翻看会议片段才能知晓。这予人秘书处「精简」只求方便自己之感,却对新措施可能为市民和记者查阅造成不便,花上两小时翻看会议片段的麻烦置之不顾。

此外,议员也不应接受秘书处在没有知会下便改动议事纪要的记录方式。即使秘书处推说议员数目增加,每人发言会增加工作量,但并不代表议员在每个议题上都悉数发言,毕竟议员们均有所选择,相信发言时重质甚于重量,会挑选一些重要和自己关心的议题发言,表达个人看法或提供专业意见。

更重要是,各国均朝着高透明度方向进发,民主政制不但着眼选民用选票选出代议士进入议会,议员不止向政府问责,更要对选民问责,而会议纪要改成不具名,令选民无从稽考发言议员是谁。过往议会透明度很高,但泛民议员却出于政治原因,刻意在议会内拉布,试图瘫痪政府运作,完全置公众福祉不顾。当局进行选举制度改革,确保只有爱国者治港人士才能进入议会,目的是让具有多样性、价值理念更多元化、政治包容性的代议士入局,令议会更具代表性。

将滋事分子踢出议会,立法会组成变得更好,透明度理应更高,可是秘书处却改动了会议纪要,由过往议员具名发言变成不具名的做法,影响到议事透明度,形同是开倒车。须知议会开会时让人做记录,目的是记下谁在会议上就一些重要政策说过甚么、在决策时谁抱支持态度、谁持反对意见,方便社会监亲和问责。若议员在议会经常发表建设性意见或完全不发言,选民便可知道谁在为其服务,谁在滥竽充数,下次在选举便运用选票向其问责。可是现在会议纪要隐去议员名字,却妨碍传媒报道,亦削弱公众的知情权,从而影响对议会的问责。
削公众知情权令民主开倒车

今届议会内均是爱国者人士,令立法行政关系改善,议事厅内与官员剑拔弩张的情形不再,议员提出质询时不但缺乏尖锐问题,连词锋也不愠不火,却并非好事。议员应谨记监察政府的责任,当见到社会一些不平事件,须扮演一个建设性反对派角色,敢于发声,务求能对政府起鞭策作用,让政府知道有甚么不足之处,尽快跟进并作出回应,经济民生才有望出现实质改善,而自己才算得上一个及格代议士。

在当下讲求问责的社会,监察议员手段若出现倒退,不利民主发展。新一届政府矢志建立有为政府,应与市民和议员多作沟通,加强透明度,建立更有效议会问责机制,而政治助理充当官员和议员之间桥梁,更应做好分内事,才能事半功倍。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