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平衡各需要 携手往未来

2023-03-31 00:00

近日多项公共事业不约而同宣布加价或申请加价,市民感到生活艰难固然是人之常情,然而企业亦有苦说不出。既要维持服务质素,亦要顾及大众承担能力,在工资成本持续上涨下,不少中小企陷入两难,为免将成本再转移到市民身上,只能够另觅渠道开源节流。

商界向来十分愿意回馈社会,后疫情时代要重新振作,大家都过得不容易,所以不能单方面强调劳工苦况,商界的需要亦同样要被正视,齐齐「说好香港故事」才是凝聚民心的最好方针。

面对劳动巿场人手紧张,请人成本愈来愈高,为应付与日俱增的劳工需求,多年来我多次敦促政府,应针对行业需要尽快输入外劳。不少人认为雇主聘请外劳只是为节省成本,但在面对邻近地区的竞争下,香港要保持固有优势,必须有各方面及各个工种的人才,因此雇主期望在复常情况下政府能尽快出手。
人手传承现断层

行政长官李家超提出要「拼经济,拼发展」,要提供足够土地居住,亦要与全球竞争力比较。未来多个大型基建如箭在弦,已预料各行各业对人手都有莫大需求。其中建造业情况比较严峻,在其他行业互抢人的情况下,缺乏愿意入行的新人,稍有经验的工友及持牌「师傅」亦出现老化问题,人手的传承出现断层。我认为,人手的多寡和工人经验对工地安全至关重要。为确保工程得以安全地如期完工,政府应该准许建造业及运输业等输入外地劳工,在保障本地工人的前提下,踏出果断一步,避免基建工程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外界有声音指,输入外劳会影响本地劳工生计,我则认为,按照行业实际需要、针对性地输入外劳,是实事求是的做法,不会影响本地工人生计。除了缺乏工人,本港多个行业的管理层亦缺人,因此政府亦应容许企业输入有关人才,以经验带来创新,完善业界的晋升阶梯。

诚然,现时香港并非只有建造业界出现劳工短缺问题,就以近日发生多宗交通意外为例,职业司机老龄化同样易生意外,更直接关系到市民生命安全。故此,在建造业及运输业外的其他民生服务上,日后是否可以引入外劳,保持市民的生活质素,绝对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林健锋
经民联副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