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义工式培训 全民变身「防灾士」
2023-12-13 00:00
极端天气渐成常态,有救灾团体指,增加城市韧性,及早建立防灾社区,由下而上启动全民参与机制,可望减低灾害中的人命伤亡及「二次灾害」发生。有民间救援团体指,留意到市民的危机意识不足,建议增加「第一应变者」培训,提高基层互助,亦可引入外国的「防灾士」义工培训,让全民学习应急自救方法,并于学校加强防灾教育,从幼稚园开始灌输自救意识,全面建立「韧性社区」。
9月初超强台风「苏拉」袭港和其后世纪黑雨,均凸显香港发展韧性城市的必要性。位于粉岭坪輋的流浪动物收容所「动物义工。猫狗之家」,于黑雨后出现严重水浸,水深一度及腰,威胁场内200犬只安危,义工称当时暴雨来得急猛,亦无收到当局预警报告;专门收养老弱犬只的大埔元岭「老有所依动物村」,负责人洪太回忆当晚深圳排洪,局方只在排洪前16分钟通报实在太迟,直言「搬沙包都不够时间」,盼作检讨。
港乏整合防灾风险工作架构
事实上,国际间早已关注城市社区是否有足够韧性应对极端天气祸害。根据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厘定的「建构韧性城市10大要素」,当中包括「确保具备有效的防灾及灾害应变措施」和「加快复原重建」等。2016年理大公布「香港韧性城市建设初步评估报告」,参考有关准则评估香港的抗灾能力,发现本港弱点是未能充分了解当前及未来风险、缺乏整合防灾风险工作的架构,以及欠缺让公众和社区「由下而上」参与防灾工作的机制。
该报告建议,政府应建立「防灾社区」,并就加强御灾力,设立与社会对话或分享知识的机制。当时理大曾策划在葵青区推行御灾社区的先导计划,目标建立社会性御灾环境、增强「第一应变者」的领导能力培训,以及分享减轻灾害风险资讯的地区性网上平台等,惟因缺资金不了了之。
盼由社区做起 更具弹性
Eva认同,防灾工作由社区做起可望更具弹性,举例当社区发生火警或水浸,第一层地区应变支援正是邻舍,简单如即时互相通报逃生,已可大大减低灾祸。她认为,推动「第一应变者」概念,可令社区上居民网络互相支援,发挥协同效应。她指,除了提供防灾、备灾教育,加强个人防灾及应变意识,也要为居民提供基本急救、心理急救及逃生训练,如红十字会曾为发生水浸事故的薄扶林村及茶果岭村村民,提供急救训练,以备当发生紧急事故时,队员可肩负「第一应变者」角色作出支援,盼未来推广至其他村落。
建设「韧性社区」有助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令社区能够迅速复元,惟二次灾害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有传染病科专科医生指,「二次灾害」通常发生于灾后0至第4日,以水灾为例,若有人畜伤亡,恐致水源污染,加上蚊虫滋生增加传播疾病机会;若再出现公共衞生系统破坏及药物短缺,大型传染病一触即发,恐加剧死亡率。该医生指,本港基建及公共医疗系统健全,短期遇到这类祸害机会不大,但市民要懂得避开病源及污染物自保,有赖足够的灾前预防教育。
回看每逢台风袭港皆有市民出外「追风」,香港求生组织成员Kevin指,该些市民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大多「追风者」接受传媒采访时也表明知道「追风」风险高,说明是市民的心态问题。针对公众教育,他强调,市民也要学懂「自救」而非坐以待毙的「被救」,因为政府在防灾的资源投放相对较少,不及其他地方有灾害演习,但也要有一定知识补充,甚或多做运动,简单学会游泳及踏单车等求生技能也足够应对。
市民普遍危机意识不足
极端天气无疑是对港人的全新挑战,民间救援团体「香港守望者服务团」创办人Anson指,留意到市民普遍危机意识不足,建议引入外国的「防灾士」义工培训计划,让全民学习应急自救方法。他指,除了天灾频仍的日本及台湾,欧美国家如英国、新西兰及挪威等,都设有类似「防灾士」的义务组织。
翻查资料,1995年日本发生酿成逾6000人死亡的阪神大地震,当地发现成功脱灾的市民中,逾90%是凭藉自助和社区互助的力量,日本自此培育社区防灾士。2019年,台湾引入相关制度,3年来培训逾1.3万名获得认证的防灾士;当地研究指,防灾士能协助社区平日防灾活动,灾难发生时亦可在政府救援人员到达前,协助社区疏散应变,灾后协助照应灾民及社区重建,在村落乡郊能发挥更大功能。
Anson认同,「防灾士」由下而上的民间自救方案适用于地少人多的香港,可以提高救援效率,盼当局考虑推行「防灾士」及安排培训工作。
各界预期未来因极端天气触发的灾害会持续加剧,发展韧性城市成为当务之急,新上任的红十字会主席刘楚钊医生便指,视加强社区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为重点发展项目,未来希望透过加强公众教育等,整体提高社区及个人抗灾及应对危难能力,达致增强社区韧性的终极目标。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