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额欠奉 窒碍高才子女插班选校
2024-08-16 00:00
输入人才是香港发展的新动力,惟配套不足或窒碍他们在港植根。有调查发现,不少内地人才看中香港的教育优势,有兴趣赴港,约8成人更有意「插班」入读本港资助及直资中小学。惟本地学额有限,令高才子女在港「插班」十分困难。有内地家长表明,若无法如愿进入「香港名校」,将不会考虑转学,冀政府可在津贴学校加设「来港人才子女学额」,令他们可安心在港落地生根。教育局指,学校自行处理学位空缺时,须确保取录程序公平、公正和公开,其收生条件亦须符合香港法例和平等机会的法例。
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联同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在上月针对携子女来港的人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597份回覆,当中逾7成受访者为「高才通」人才、近2成属「优才」。受访家庭中育有378名适龄学童,绝大部分选择入读本地受政府资助或直资中小学,仅约2成人入读私立或国际学校。
坦言「若是如此不如留在深圳」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邓飞指,来港人才要为子女「插班」殊不容易,如学校已向教育局承诺固定的招生人数,无法轻易改动,「想30人变32人,4班变5班都唔得。」他期望教育局可放宽相关限制,并增设专门针对来港人才子女教育的「一站式服务」小组,「目前政府只有单程证学童小组,应再加强。」
对于应否设立「优待名额」方便来港人才子女「插班」,津贴小学议会主席苏炳辉认为,处理「插班」申请要注重公平原则,否则有机会引起与本港家长之间的矛盾。至于学校能否因应「插班」放宽学生人数上限,他并不认同,「若容许超收,会令较受欢迎的学校『收爆晒』,对学界也并非好事。」
学界:受欢迎学校「爆满」非好事
直资学校议会主席陈狄安亦强调,取录插班生时要着重公平,「内地、境外人才心仪的学校,本地家长一样心仪。」他又引述教育局数据指,现时本港学额仍充裕,公营及直资学校的中一,在去年9月进行统计时,仍有多达4000多个空缺。
对被问到为人才子女设立「优待名额」是否可行,教育局指出,学校自行处理学位空缺时,须确保取录程序公平、公正和公开,其收生条件亦须符合现行香港法例和平等机会的法例,包括《残疾歧视条例》、《种族歧视条例》等。
教育局又指,学校一般使用各年级的剩馀学额取录插班生,现时能满足插班生的学位需求。至于本港学校招收插班生的规定,教育局指公营学校取录插班生时必须遵守各级的收生上限,其中小学每班的收生上限为标准班额以上的1成,中学每班上限则视乎该年级在中一时的派位人数上限,再加上两个重读生名额。直资学校方面,教育局指一般而言,每班人数不可高于每班收生上限或课室容额,并以较低者为准。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