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i公路植被研究 倡换原生品种免塌树

2021-12-01 10:56

张浩(右)及刘钧妍(左)受路政署委托,研究为新田公路物色适合树木,减低意外机会。
张浩(右)及刘钧妍(左)受路政署委托,研究为新田公路物色适合树木,减低意外机会。

塌树事故往往影响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高等教育科技学院(THEi)受路政署委托进行研究,发现公路旁的斜坡和路肩,种植许多外来品种树木,未必适应本地环境,团队建议改善公路树木管理系统,以适应度非常高的本港原生品种取代,减少塌树意外风险之馀,亦有助提升生物多样性。

路政署委托THEi「园艺树艺及园境管理(荣誉)理学士」课程的师生,前年起于北区的新田公路,进行为期两年的公路植被研究。THEi环境及设计学院环境学系副教授张浩指,当局于三十年前为了绿化公路,沿着公路的斜坡和路肩种植约九千棵桉树,主要产地源自澳洲,生长高度可逾二十米,在恶劣天气下树干折断机会甚高,对行驶车辆构成障碍与危险。


易适应 增生物多样性

现时公路空间不足让桉树成长,加上桉树种子与果实,不太适合本地雀鸟及昆虫进食,它们难以栖息,减低了生物多样性,「我们团队研究了公路上共一百零三个斜坡及路肩,并进行疏伐实验,发现超过六成的疏伐密度,更有助原生品种的生长及生物多样性,我们开始研究适合路边生长的原生品种植物。」

参与研究的毕业生刘钧妍表示,所选的原生品种树木具备条件,包括抗污抗乾旱、抗风、高生态价值等,团队亦定期到公路观察树苗的健康状况,量度高度、树冠、胸径等,共种植了九种原生品种,每种约一百棵,「其中小果铁冬青、华润楠、鸭脚木、假苹婆等能较好适应新田公路环境,存活率达百分之百,其他几种存活率亦有八成,且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例如我们观察到有雀鸟在假苹婆上筑巢,及食用长出的果实。」刘钧妍续称,团队积极筹备第二阶段研究,包括持续观察试验的原生品种树木,以累积更全面数据支持研究结果。


促设风险管理机制

张浩续称,团队将向政府建议提升新田公路植被管理系统,包括将公路斜坡和路肩分为高中低的关注级别,以决定资源投放优次,共二十二个斜坡和路肩被列为高风险。他指原生品种取代外来物种作为公路植被,将成为趋势,认为原生品种在本港「土生土长」几千年,完全适应亚热带气候变化,亦吸引多种本地雀鸟及昆虫栖息,增加本土生物多样性。记者 杨璨珉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