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历史建筑 趣味读国史

2022-02-03 12:30

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际上,习史者「行万里路」目的何在?笔者认为「行万里路」能使学子观察历史留下的「筑」迹,从文物的一砖一瓦读懂国史。

除了纸本上的记载,历史建筑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材料。以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为例,这座书院在北宋初期成立,著名历史人物朱熹、张栻、王阳明曾在此讲学;南宋著名「朱张会讲」犹如跃然于眼前。历经多次复修重建,书院得以保存下来,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通过参观这座历史悠久的书院,学子可以从书院的布局、牌匾等建筑物,加深对中国学校教育史、思想史、宋明时代特色的认识。现存的北京天坛、万里长城、四合院等,都见证着时代的发展进程。可见,历史建筑是学子习史的「活」教材,学子能以相对互动的形式学习国史。

再者,参观历史建筑也可以启发学生对研习国史的兴趣。对于一些并非研习历史的学子而言,历史似乎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然而,历史建筑是一个理想的媒介,让学子明白历史是看得见的、并不是一堆文字而已。

不少学子认为学习历史乏味,源于对学习历史存在误解,以为仅限于背诵。实际上,亲身体验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今天仍屹立于广东开平的碉楼建筑,这些碉楼曾经一方面为居民提供住所,另一方面保障了村落居民的安全。由于碉楼建筑矗立于村落,有居高临下之势,村民能在楼上击退盗贼。如学子能亲身接触到碉楼建筑,追寻前人在历史留下的足迹,相信他们会更清楚古今之间的关系,明白到今天的发展是建基于前人的努力之上。因此,学子便不会「误」以为历史是脱离现实生活、沉闷的一门学问了。

虽然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但是它与现今世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接触历史建筑只是学子学习历史的起点,这些建筑物盛载的人和事、情和理,才是学子需要多加关注的部分。因为学习历史,就是一门学习「人」的学问。


张玮宗
作者为青年史学家年奖2019得主,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组委员,现就读香港大学文学院。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1月28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原文标题为〈历史筑迹〉。


延伸阅读:

节日历史|英法德三军曾于一战期间休战 只为庆祝圣诞节?

历史非永恒不变 青年史学家年奖得主:尝试考虑不同角度

青年史学家年奖得主 教你以史为鉴

青史札记|国史教学心迹

青史札记|时代与知识分子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中国文化受尊敬之处

2022-01-25 12:53:10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