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鸿 - 文学与能力训练|智凝都会
2023-05-16 12:54
庄子曾经说,无用而得逍遥,能够摆脱一切的拘束和局限,此之为无用之大用。我不打算抄袭庄子的精采论述,提出「文学无用即是大用」一类的狡辩。
掌握语言的重要性
掌握了语言,我们就可以进行复杂的思考,进而掌握其他各门学科;熟习了本国与各地的文化,我们可以了解文化的差异,进而熟习因时地而制宜的处事原则。许多与经济、政治、传播有关的问题,其实更属于语言与文化的问题。
语言与文化,需要通过特定的载体,才可让我们接近并掌握个中精髓。以新高中中国语文科的学科设计来看,经过几年的实践后,教育局终于重设范文,敲定12篇经典文本,占阅读卷30%的成绩。教育局的指引甚至鼓励学生背诵范文,相信这样的安排,能够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就我个人而言,这是值得肯定的措施,当学生连最起码的知识也都未能掌握,又如何进行合理的推论和分析?当我们努力锻炼英文读听讲写的能力,尝试与外国人讲英语、查生字的时候,难道中文就不需要?而且,我们别忘记,狭义的白话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优雅精炼的文言文,绝对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知识。
各种文学类型 训练不同能力
写作或阅读不同的文学类型,可以锻炼我们不同的能力。阅读和创作诗歌,能提升个人情感的表达能力;论说文则可强化分析和逻辑思维;传记有助个人成长,建立自我塑造的意识;描写和记叙的文类,因为讲求对事与物的细致描述和说明,我们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能使我们发展讲述细节的语文能力。
回头看教育局的12篇范文,以上各个范畴都有所涉猎。我们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方面认识两名赵国重臣的英勇事迹,了解当时社会与政治的面貌;也可感受他们惺惺相惜的情谊,使我们的品德情意得到启发和薰陶。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们英雄形象的形塑,例如蔺相如面对秦王要胁毫不胆怯,成功回国覆命,自是历史人物对今人的重要启发。
又如〈逍遥游〉,古代读书人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意识形态,认为忠君爱国、侍父奉母是天职。另一方面,他们有时也兼以释道治心,以寻求面对失败时的慰藉。阅读庄子的〈逍遥游〉,我们自是能够以更坦然的态度接受挫折,或是以逆向思维思考「不龟手之药」和「巨型葫芦」的另一种用法,从而灵活地对待问题以及人生的方向。
在中国历史中,辛弃疾堪称文武双全的代表,然而南归之后,他一直未能获得重用的机会,在多任官职中浮浮沉沉。〈青玉案.元夕〉大约作于辛弃疾30多岁之时,今日我们阅读这首宋词的顶尖之作,普遍认为它应该有所寄托,「那人」其实是作者笔下自我心境的呈现,欲要通过前面繁华的街道和戴着华丽头饰的美人,凸显「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反对南宋偏安的主张。
这种解释看来非常合理,综观全篇,宝马雕车/灯火阑珊、笑语盈盈的人/孤寂的那人,与南宋的社会背景/作者北伐的立场十分脗合。作者运用极其精炼的语言,藉着种种对比,容许读者发掘作品中可能存在的寄托。
在〈月下独酌〉中,李白充分表现出他情意的复杂性,从抒情和篇章的角度看,无疑是让我们叹为观止的一次完美示范。独个儿喝闷酒的诗人,出于孤单,幻想月亮和影子陪伴自己,慨叹无人共欢,宁可跟月与影结交无情之游,在银河相会。我们讲授这篇作品,难道仅仅为了说明李白胡思乱想吗?
文: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黄自鸿博士
本栏欢迎院校学者投稿,分享个人学术见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为限,查询及投稿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5月16日教育版专栏「大学之道」。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