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 英法百年恩怨|悦读历史

2024-10-18 14:00

认识近代史的同学都会发现,英国与法国长期以来都是盟友,无论是一战或二战,两国都互相支持,共渡患难。但同盟关系也非理所当然,中世纪的时候英法斗得火热,更爆发百年战争,这场大战对两国影响非常深远。

领地与王位触发战争

现在的英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斯及北爱尔兰组成;中世纪时,英格兰王国与法国之间就土地与王位问题埋下积怨,这也是百年战争的主要成因。
14世纪的英格兰皇室,祖先是来自法国诺曼第的贵族,因此在法国拥有封地,也是法国附庸。但这个附庸实力太强,法国对此局面不满,千方百计想将英格兰赶出欧洲大陆,英方也不甘退让。
另一方面,法王查理四世在1328年去世,但他并无儿子,而血缘最相近的男丁,就是由法国公主诞下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但法国人难以接受英王统治,于是他们引用一条排除女性继承权的古老法律;而爱德华的继承权源于母亲,所以不获承认,法国王位被传给另一个男丁,即是腓力六世。
自此两国关系更差,爱德华在1337年自称法王,腓力则宣布没收前者在法国的领地,正式引发战争。

英王爱德华三世(左)与法王腓力六世。
英王爱德华三世(左)与法王腓力六世。
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长子「黑太子」爱德华是英法百年战争前半部的主要人物。他在战场上冷酷残忍,屠杀大量平民,遇害者不论男女老幼,让法国人闻风丧胆,所以绰号「黑太子」。
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长子「黑太子」爱德华是英法百年战争前半部的主要人物。他在战场上冷酷残忍,屠杀大量平民,遇害者不论男女老幼,让法国人闻风丧胆,所以绰号「黑太子」。

贞德扭转局面法反败为胜

两国战争持续百年,还牵涉葡萄牙、西班牙及其他欧洲国家,期间出现大量战役,英法双方互有胜负,也试过停战。英格兰曾占领大片法国领土,令后者陷入绝境,但贞德的出现,成功扭转局面。

百年战争曾因黑死病而停战
百年战争曾因黑死病而停战

15世纪初,法国被英格兰打得落花流水,失去大片领土,就连法王进行加冕典礼的传统地点兰斯也失守,因此皇储查理七世未能加冕。此时农村少女贞德声称收到上天指示,要求她赶走英格兰人,让查理登基。经历多番波折,贞德终于得到查理信任,1429年4月底,贞德随军抵达正被英军围城的奥尔良。
当时的将领打算伺机而动,但贞德不管其策略,主动带兵出击。身穿男装的贞德走上前线,虽然不会杀敌,但成功鼓舞士兵;即使曾受箭伤,把箭拔走后即重返战场,尽显英勇一面。贞德不但解救了奥尔良,此战更是百年战争中的重要转捩点。之后法军继续收复失地,查理于同年7月在兰斯加冕为王。1453年,法国获得最终胜利,收复绝大部分领土,英格兰在法国仅保留一个港口。

法国画家Jules-Eugène Lenepveu于1886年至1890年绘制的《在奥尔良穿着盔甲的圣女贞德》,画中贞德身穿男装。
法国画家Jules-Eugène Lenepveu于1886年至1890年绘制的《在奥尔良穿着盔甲的圣女贞德》,画中贞德身穿男装。

影响:王权地位英降法升

这场百年战争,令英法两国的王权地位出现变化。当时的英格兰,国王如想对人民徵税,一定要得到国会批准。国王为了维持军费,只好经常召开会议,与国会讨论徵税及外交等议题,令国会政治地位上升,王权受到更大牵制。英人也对战败耿耿于怀,贵族对政权失望,埋下内战玫瑰战争的伏线。
另一方面,处于水深火热的法国也要筹措军费,但情况与英格兰不同,法王在徵税方面有较大自由度,因此税收大增,得以在战争后期维持强大军力。查理带领法国取胜,国王声威浩大,令王权上升,贵族势力下降,法国走向君主专制。

影响:民族主义兴起

无论是为保家卫国,抑或为祖国争取荣耀,都激起两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加强身份认同,令民族主义兴起。战争也造就民族英雄的诞生,进一步加强国民的凝聚力。例如英王亨利五世率领英军以寡敌众,赢得阿金库尔战役,军事成就比其他中世纪英王更高,后来莎士比亚的剧作《亨利五世》,令他的事迹更深入民心。而充满传奇的圣女贞德,激起法国人的抗争精神,影响力非同凡响。值得留意的是,英格兰的统治阶级在战前主要使用法文,开战之后加快转用英文,进一步加强英人的文化认同。

1415年,趁着法国内战,亨利五世登陆法国并占领了哈弗勒尔港,于10月25日的阿金库尔战役大败法军。图为英国画家John Gilbert的《阿金库尔战役的早晨》(1884年)。
1415年,趁着法国内战,亨利五世登陆法国并占领了哈弗勒尔港,于10月25日的阿金库尔战役大败法军。图为英国画家John Gilbert的《阿金库尔战役的早晨》(1884年)。

拯救法国的少女

贞德在法国以至世界各地,都有很大感染力,就算大家不熟悉其人,也总会听过她的名字。5月30日是贞德的死忌,法国人更会每年5月举行纪念贞德的活动。

农村姑娘取得国王重任

年仅16岁的贞德第一次要求与查理见面时,理所当然地被拒绝。虽然经过一番努力后得到机会,但查理初时并不信任贞德,于是他混入人群,要求素未谋面的贞德找他出来。神奇的是,贞德毫不犹豫就认出查理,并通过神学家的测试,令查理决定相信她。

身陷囹圄机智应对

可惜好景不常,贞德在1430年的一场战斗中被俘虏。英格兰视贞德为眼中钉,但又不能随意处死她,便将她送到宗教法庭审判。由英方幕后操纵的法庭罗列多条罪名,例如指控她是异端及被魔鬼附身。由于当时的教义原则上不准女性易服,因此贞德又多了一项穿男装的罪名。
虽然遭处处针对,但机智的贞德安全地通过多次审问。主教曾设下陷阱,问她:「是否觉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那时的教义规定,任何人都不能确定自己有否受到上帝恩典,故而无论答是或否,都会被判有罪。结果贞德这样回答:「如果没有得到,希望上帝能赐予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赐予我。」成功避过陷阱。

贞德并没有根据真人而绘的画像传世,今天所见的,都是人们想像而绘。图为法国画家安格尔在1854绘画的《圣女贞德在查理七世加冕典礼上》,画中贞德留长发、盔甲旁露出裙子,形象女性化。
贞德并没有根据真人而绘的画像传世,今天所见的,都是人们想像而绘。图为法国画家安格尔在1854绘画的《圣女贞德在查理七世加冕典礼上》,画中贞德留长发、盔甲旁露出裙子,形象女性化。

死后封圣流芳百世

后来在法庭威胁下,贞德签署了一份文件,当中要求她许下不再易服等多个承诺。贞德再被送入监狱,士兵强行脱光其衣服,丢给她一套男装,为保护自己不受侵犯,她只好穿上男装;法庭便以贞德穿男装为理据,将她说成是异端,再判以火刑,她死时年仅19岁。
贞德死后,愤慨的法国人在1453年击退英军,成为战争的最终胜利者;贞德在3年后获得平反,至1920年获教宗封为圣女。时至今日,充满传奇色彩的贞德仍是法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宗教方面的影响力也很大。历来有不少学者研究,对于贞德事迹的真确性及细节,众说纷纭。

法国巴黎金字塔广场上,于1874年竖立了圣女贞德的镀金青铜骑马像。
法国巴黎金字塔广场上,于1874年竖立了圣女贞德的镀金青铜骑马像。

文:星岛中学学生报《S-FILE》编辑部;  图:网上图片

相关文章:

足球历史冷知识 认识欧洲史的切入点|悦读历史

延伸阅读:

单一兵制难以维持 从围剿日本海盗看明兵制|悦读历史

太平天国 挑战传统儒家 死伤人数众多 非一般乱党|悦读历史

五四运动 反帝反封建 促进中国现代化|悦读历史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