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非华语生资助怪现象 学校有钱不花章法乱
2021-05-12 07:30
审计报告早前揭发,不少申领非华语学生资助的学校,出现「有钱不用」的怪现象,获五万资助额,非华语生不足十人的学校中,四分一只用到不足一半的资助。学界形容,这批学校由于非华语生人数少,大多无专人跟进,甚至觉得思考运用资助只是徒增行政成本。至于获数十万资助的学校,不少仅聘请无经验的教学助理充当学校非华语生负责人,举办活动成效存疑,外判机构提供的课后辅导同样质素参差,即使勉强花光资助,教学成果却不成正比。学者建议设专责老师统筹非华语生教学,始能治本。 记者 郭增龙 陈倩婷
本港非华语生人数持续增加,教育局分别在一四至一五学年及一七至一八学年,为中小学和特殊学校,以及幼稚园,按学生人数提供资助。以中小学为例,如录取的非华语生少于十人,资助额为五万元,十人或以上的话,资助额增至八十万,金额随人数递增,最高可获一百五十万。
然而,审计报告发现,不少申请资助的学校未有用尽资助,由一四至一五学年,到一八至一九学年的五年间,有二成四至三成六领取五万元资助的中小学和特殊学校只用到一半的资助额。同期领取六十五万至一百五十万的学校,亦有百分之四至一成三只耗用一半资助。
获五万资助用途有限
荃湾商会学校约有四十名非华语生,校长周剑豪解释,资助主要用作专责老师及教学助理的薪酬开支,购买协助非华语生学习中文的教材及举办相关活动,「就算今年用不完,只要下年用完都可以。」但他认同,如金额只有五万,用途则非常有限,「五万只是教学助理三个月的人工开支。」
港大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罗嘉怡一直有研究非华语生的中文学习情况,她指出,如校方只有五万资助额,只能购入相关的教材及工具,但有学校会认为,要动用教师寻找合适教材,行政成本随时比五万元还要高。她更知悉有学校为免麻烦,甚至不申请相关资助,「但非华语生人数少的学校,其教学挑战反而更大,因为学习差异明显,很难要全班学生放慢脚步,迁就一名非华语生。」
聘教学助理仅花八分一资助
即使非华语生人数多,获得资助额高的学校,亦不见得能善用资助。中文教师陈老师(化名)曾在一所非华语生占总学生人数约五分之四的中学任教,该校获资助额达一百五十万。他直言「无试过用晒,谂方法都用唔到」,校方甚至会用「财技」务求用尽拨款,例如学校聘请合约中文教师,只要让该教师负责一至两堂非华语学生的课后中文补课,其薪金可以资助支付。
陈老师目前任教的学校获八十万元资助,但去年只用了约十万元,今年要想办法用尽。他指有部分学校会聘请教学助理专责非华语教育,「月薪万多元,全年约花费十多万元」,惟全校只有十多位非华语学生,校方认为请专人负责太轻松,亦会分走其他教师的教担,故倾向以中文老师兼顾正常课堂及非华语课堂。
教务繁重无精力搞活动
学校亦会举办中文相关活动,例如农历新年时写挥春、带领学生走入社区活用广东话、与学生到书店买中文书等,陈老师透露,有时为了动用该笔资助,学校会将校内所有活动变成非华语学生活动,「例如举办文学活动,要用一万元,只要有一个非华语学生参加,就可以用非华语基金」,但上述活动的花费均有限,他无奈称:「好难用几十万搞活动」。他又坦言教师职务繁重,「无咁多精力搞咁多活动,钱系有,但人就无咁多。」
坊间有社区中心或非政府机构举办供非华语学生的活动,陈老师会带学生去参与,费用全免。校方有时会外判课后辅导予区内的机构,由机构派导师指导,课堂费用可动用政府资助,但导师一般为在学大学生,教学质素参差,对学生而言亦未必有帮助。
应设常额教席统筹学习
罗嘉怡认同,部分学校似乎未准备好为非华语生提供学习援助,究其原因,她指出,资助金额每年按学生人数计算,并非恒常资助,学校于是聘请缺乏经验的合约教师,「其实教非华语生中文难度很高,但现有制度无要求老师须要进修,加上教非华语生的教席只是短期合约,可以选择的话,大部分老师都会选择出路较大的方向进修,导致非华语生的教师流失率特别高。」陈老师也认同,现时教育局未就非华语课堂的师资设要求,无要求教师经相应培训,「要怎么教,好多时是老师自己摸索。」
有见非华语生人数渐增,罗嘉怡建议,应为任教非华语生的老师设立常额教席,并要求每所学校至少有一名相关资历的老师,增加老师进修非华语生教学的诱因。中学校长李建文认同增加常额教席有助改善教学质素。此外,部分非华语生占总学生人数超过一成的学校,现有资助难以聘请足够教职员,他认为有必要增加人手。
《星岛日报》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