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死因研讯|解剖显示死者急性心肌梗塞 法医估计死前2至3周已发生

2021-11-03 12:28

由左至右:医生卢昆仪、法医卓华及急症室医生林家俊。
由左至右:医生卢昆仪、法医卓华及急症室医生林家俊。

63岁男子今年2月底接种首剂科兴疫苗后死亡,疑为本港首宗疫苗事故,死因庭研讯今续。事发前曾为死者治疗的医生卢昆仪指,死者生前患劳动性心绞痛,但情况「唔算系危险」。解剖报告则显示死者因急性心肌梗塞,引致急性肺水肿而亡。惟法医卓华称,并无发现死者出现过敏反应,估计其心肌梗塞在死前2至3周前发生,医学上试验结果亦不见接种科兴疫苗会导致心肌梗塞。

油麻地赛马会普通科门诊医生卢昆仪指,死者去年6月起开始到普通科门诊接受治疗,当时已获诊断有糖尿病。同年9月覆诊时,发现死者有一系列问题,包括血压高、胆固醇高、肥胖、微蛋白尿,故处方抗血小板等药物。另外,死者为严重吸烟者,每天吸食3包烟。而在今年2月3日最后一次覆诊,院方诊断死者不时有劳动性心口痛,即身体郁动时才会感觉胸口痛楚,稍作休息便会缓和。

卢忆述,该次覆诊检查发现,死者心脏声音并无杂音;心电图显示其心律及心跳正常,没有急性心脏病的迹象。根据早一个月的验血报告,死者患「三高」、糖尿病及血压控制未如理想、有低密度胆固醇、微量蛋白尿、肥胖、严重吸烟者、劳动性心口痛,需要进一步检查,建议死者尽快找心脏科医生求医,及尽早戒烟,不过对方并无此打算。

卢解释,劳动性心口痛成因许多,死者血糖控制不好、肥胖等因素,加上问诊结果,认为最大可能性为稳定型心绞痛,需进一步检查,如:血管有否阻塞。卢指出,死者糖尿病情况较为反覆,坦言糖尿病不仅需靠药物控制,也要视乎死者生活习惯,惟死者当时并未有按处方剂量服药。她同意死者当时具备所有可引致心脏病的风险因素,但情况「唔算系危险」,因其心绞痛稳定,且维生素正常,只可说是有机会患冠心病。

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医生林家俊供称,死者2月28日凌晨1时34分因气促到医院求诊,透露两天前接种新冠肺炎科兴疫苗,并无已知药物敏感。死者表示气促已持续多月,因情况恶化导致咳嗽、胸口窘迫及呼吸困难,故往急症室求医。随后死者血氧下降,需要血氧供应,当时仍然清醒,但呼吸急促。经检查后,死者肺部两边内音杂声和蒙胧迹象,以及窦性心脉过快,诊断为急性肺水肿或支气管炎,遂静脉注射扩张血管等药物,情况改善后安排紧急入院。

在研讯主任刘理兰大律师提问下,林称当时并无医学证据显示死者病徵与接种科兴疫苗有关。至于急性肺水肿的成因,林认为以死者病历及身体状况来说,很大机会与其心脏问题有关。有陪审员关注如果医生早已知道死者出现上述状况,会否建议他打针?林回应指会建议留院检查,再次重申没有医学文献证明疫苗会影响其病情,因此不会特别提醒。不过若患者有慢性疾病,林坦言以自己专业无法判断其控制情况,建议谘询有份跟进的医生。

伊院病理科医生卓华引述解剖报告指,死者今年2月28日早上6时许离世,死因乃急性心肌梗塞诱发的急性肺水肿,体重达103公斤。尸检结果并无发现死者有过敏性反应,其左心室后壁有浅褐色部份,代表心脏肌肉坏死,与急性心肌梗塞脗合,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在死前2至3周。死者肺部重量异于常人,相信乃因充血及水肿引起;切割面则见血管充血,或有呼吸困难。而死者体内逾7成阻挡,可能会有心脏缺血情况,长年以来会引起胸口痛。

卓再指,报告未见死者黏膜增生、喉部水肿、支气管收窄、皮肤红斑等症状,推断他并无过敏反应。被问到与疫苗有否关系,卓就指试验结果无证据证实接种相关疫苗会导致心肌梗塞。

死者李宇根今年2月26日在官涌体育馆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同月28日清晨因气促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延至早上6时离世,终年63岁。 

法庭记者:凌子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