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山印度庙|民研首确认独特外貌源自莲花 冀正命为「啹喀庙」准确反映历史
2022-05-30 07:00
被视为房屋供应重镇的粉岭皇后山,居民今年陆续入伙,屹立于后方山丘的三级历史建筑「印度庙」也开始声名大燥,不时吸引不少游人慕名参观。因应关于古庙龙来去脉的资料一直不多,有民间保育人士自发搜集资料,替该座灰绿色六角形建筑物撰写首份整存的保育报告。他们从早年图则首次发现,地面上与古庙建筑形成一体的六个三角形石屎结构,昔日原是注满了水的水池,认为可正式印证古庙独特的三尖八角设计,灵感源自莲花。报告亦尝试替古庙「平反」,因保育人士从图则发现,以「啹喀庙」的名称来形容庙宇,历史亦显示印度士兵却从没有在该处驻守,冀古迹办考虑更正其名字,更好反映该段驻军历史。
「印度庙」隐藏在一处清幽的小山丘上,从皇后山径路口旁边公厕沿路直上,再沿铁丝网进入山径斜坡,徒步直上大约一百五十米,就可看见该座由六个尖顶构成的建筑。尽管古庙外型独特,过去却一直没有文献记载其设计起源,但建筑保育师任明颢却在数年前参与活化屯门歌顿军营时,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群曾驻港的啹喀兵,留意到本港仅剩下两座与他们有关的建筑,因此特别对其中之一的「印度庙」进行研究,早前完成一份长达五十五页的保育报告,并提出两大发现。
古庙外型呈皇冠状,由十二块三角形砌成,虽然过去已被认为貌似一朵莲花,惟一直没有证据支持,就连任明颢起初也对此感到疑惑,「作为一个军事建筑,通常以实用性为主,但它却不是四四方方,并不实用,这样的一座形状不太规律的建筑,理应不存在这里。」不过,他们在翻查古庙在一九六三年的建筑图则时,却偶然发现在地面用作支撑古庙的六个三角形石屎结构,被注上「POOL(水池)」的字眼,反映现时已铺满枯枝树叶的三角形结构,昔日很可能注满了水,而衬托在「水面」的也是一个莲花结构。
「起初也一直不知这些三角结构的用途或用意,只见到很多渠,找了很久也无头绪,所以在发现这个情况后,我们也十分开心。」」他又表示,从一份新佛教的传世经典中,亦发现一个尼泊尔神话故事,流传当地首都加德满都昔日原是一个大湖,有一天出现了很多神仙,结果在湖中出现一朵莲花,代表加德满都开始发展,细问曾在港驻守的啹喀兵,很多也认识这个经典故事,亦正好对照古庙的莲花设计。他说:「这座庙宇当年既然是给啹喀兵使用,自不然用一些与尼泊尔加有关的传说或神话去建造。虽然是这个是推测,但我们觉得很合理,也反映这个庙宇缺乏印度元素的原因。」
不过,任明颢表示,不论是从古迹办的网站或文件,只是很概括描述庙宇与啹喀历史有关,而官方文件所用上的名字,甚至是挂在庙宇外的介绍牌,也是用上「皇后山印度庙」的名字,。不过,他们亦从昔日图则发现,当年是用上「啹喀庙」是名字,不明白庙宇的名称为何日后被改掉,认为有需要为此「平反」,因庙宇附近昔日军营的士兵,所信奉的虽然是印度教,但实际使用庙宇的却全是来自尼泊尔的啹喀兵。
他指出,若继续沿用印度庙的名称,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用回「啹喀庙」的名称,亦是尊重昔日的一段驻军历史,「最早期在港驻守的英国驻军,确实是以印度兵为主,但其后已雇用啹喀兵,占了百分之四十二;如果用上印度庙的名字,即与印度有关,但印度士兵却从没有在这里驻守,驻守的是啹喀兵,他们虽然信奉印度教,但却不是来自印度的士兵。」
随著皇后山公屋落成,古庙近年开始声名大燥,慕名前往游人越来越多。他提到,网上曾流传一段影片,显示一批与印度教有关的人士,去年底曾尝试自行维修本身属政府建筑的古庙,虽然他们其后已被「叫停」」,却令古庙无端多了很多水泥修补的痕迹,又指时没有正式路径前往庙宇,容易衍生安全问题,呼吁当局正视,并称已把有关研究提交予古迹办,希望当局日后在庙宇作出一些保育决定时,能有多一个参考基础。
倡与附近军营一起活化 增加可塑性
位于在皇后山山坡的「印度庙」,丢空多时,亦开始日欠失修。任明颢指出,随著皇后山公屋陆续入伙,令该座历史建筑变得贴近民区,当局应考虑如何好好善用,不应让它长年荒废。他们更留意到,距离「印度庙」数十米的山坡之上,还隐藏了四幢人去留空的军营,由于「印度庙」本身的实用率不高,建议将两个距离甚近的历史建筑一并纳入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画,交予同一非弁利机构营运,让整个环境得以重生。
沿「印度庙」后面的山坡直上数十米,可发现丛林之内还有多幢鲜为人知的空置建筑,原来是皇后山剩馀未拆的空置军营。记者发现,该几座军营虽然已人去留空,断水断电,但却保持完好,仍旧保留火炉和浴室等设计。任明颢表示,皇后山附近的大部分军营早已被拆卸,而房署在兴建皇后山公屋时,亦特别保留部分,改作管业处。
他说,「印度庙」虽然外貌设计独特,但内部可使用空间并不多,倘若单独活化,相信愿意接手的非弁利机构不会太多,因此当局未来应考虑将它与军营一并纳入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画,交予同一非弁利机构。「交由有意活化的机机,去决定其去向,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如真的有人使用,庙宇就没有那么容易破损,亦不致浪费。」
「印度庙」与附近的军营一直居高临下,但由于长年隐藏在草丛之中,过去甚少被人注视。不过,随著近年游人越来越多,「印度庙」甚至成为远足的其中一个中途点,他亦担心衍生安排问题。「现时前往庙宇只有山路,甚是陡斜;当公屋陆续入伙后,肯定越来越多人对这个地方有兴趣,若是仍然没有正式道路前往,会产生不必要的危险。」他表示,当局在兴建皇后山公屋时,特别在山坡上建造一条楼梯,通往「印度庙」,唯在楼梯落成后,却通往的铁门锁上,一直不明是什么原因,希望当局能重新考虑。
前啹喀兵难忘南瓜扮祭祀动物
位于皇后山的「印度庙」,记载著啹喀兵在家驻军的一段历史。曾在皇后山军营服役的香港啹喀坟场基金(Gurkha Cemeteries Trust)主席Khimding Ratna(下称:Khim),忆述曾在「印度庙」发生的一件趣事。他说,早年驻港士兵在庙宇祭祀时,会在庙宇后面的一个房子宰杀牲畜,有时会用上从马来西亚带回的羊或水牛,但由于其后被一些关注动物权益的人士所投诉,到了他们进驻时,宰杀牲畜的环节已被取消,但他们却十分有「创意」,想到可以使用一个南瓜,加一些木条做四只脚,扮成一只羊去,让祭祀活动中仍可维持献上牲畜的仪式。
Khim忆述,早年在服役时,曾在皇后山的九号军营居住,当时经常在周末周日到「印度庙」参与祭祀和祷告活动,「我们通常是一整队人到来,每次约有五至六十人,有时甚至有一百人,特别是周日及一些时节,因位于皇后山之上的,是一座特别设计的庙宇,兵士经常到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因此早年任何人在进庙前,除了需要除去鞋子,以及任以牛制成的衣履,如皮带。
已在本港定居的Khim,子女和孙儿均在香港长大,早已视香港为家,并一直致力保留和记念啹喀兵在港留下的历史和文化。由于「印度庙」正是啹喀历史的一部分,他希望能在政府协助之下,重修及保育这座外型独特的庙宇,让它能长远保留下来,给社会大众所使用,不止是部分宗教或组织人士,「这是我们所一直要求,并透过研究团队或其他组织队伍所反映,很乐意跟政府商讨。」
任明颢坦言,这批驻港啹喀兵的愿望其实很细,并不是希望「印度庙」日后一定要由他们管埋或活化,但也希望在此事上享有「话语权」,有份参与讨论。他坦言:「七十年代之后,整个驻军系统的百分之十四十,也是啹喀兵,惟全港博物馆只有一行字提到。」他说,这批驻港啹喀兵只是希望日后「印度庙」不会荒废,亦最少可以在一些时节,例如印度教出名的排灯节「返下来」,进行一些庆祝活动,缅怀昔日光阴,就已很开心。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