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社区 • 改善行人畅达性 红磡绿化平台 完善尖东海滨蓝图
2023-08-08 10:00
随着湾仔码头一带的新海滨长廊接通,位处港岛北最长的一段维港海滨长廊已进一步延长至8.7公里。然而同样拥有维港美景的九龙区海滨,在尖东至红磡一段因有红磡海底隧道相隔,无法完美连接,犹如拼图中缺失的一块。香港理工大学绿化平台工作室提倡在海底隧道收费广场之上兴建绿化平台Green Deck,既可大大提升尖东、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体育馆及红磡站之行人畅达性,亦可绿化环境,改善周边地区之空气质素。绿化平台项目总监雷震寰先生与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席、国际知名建筑师及前建筑署署长解说相关建议后,获得一致认同。
步行环境 空气空间 一并改善
绿化平台得到地区广泛支持,预料建成后将可为社区带来以下四个好处——改善空气质素,推动社区健康生活;重建邻近社区的连系;增添社区设施,提供绿化空间;增强社区活力,支持经济发展。此外,项目更可提供无缝连接,让行人从社区中央走向海滨并连系邻近区域,为大众带来多方面的裨益。
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席吴永顺先生指出,过去红磡海底隧道周边规划以车为本,忽略行人畅达性及步行环境,绿化平台可将尖东与红磡连接起来,改善行人环境、空气质素及绿化空间,意念创新。「海滨事务委员会的愿景不止是将海滨横向连接,更希望将人群垂直带动,由社区走向海滨共享空间。港岛区的卑路乍湾海滨长廊及炮台山东岸公园,因与社区中心点接近而大受欢迎;中环亦有添马公园连接,令行人从港铁站前往海滨时亦觉畅达。」吴先生说,「绿化平台就如该区拼图中所缺失的一块,可将约4公里长的海滨连接并优化环境,而不影响现有交通设施,是理想的社区项目。而且绿化平台能从海傍伸延到一些内陆社区像红磡、何文田等等,让更多市民能沿着绿化空间步行至海傍欣赏维港景色。故此海滨事务委员会是十分支持这个项目的。」
工程建筑规划界齐献策
前建筑署署长余炽铿透露,早于2014年,汇聚工程界、建筑界和规划界精英及学者的绿化平台研究团队已着手研究改善红磡隧道收费广场附近环境的方案,盼望将其打造成一个大型社区设施及绿化空间。「绿化平台这大胆的意念当时已包括不停车缴费服务,随着『易通行』的正式实施,可见研究团队高瞻远瞩。」余先生说,期望绿化平台能把红隧入口两边区域连接,令东西两边的红磡及尖沙咀畅通往来,并贯通南面尖东海傍及北面的何文田边陲地带,重新建立安全、舒适和通达各区的行人网络。绿化平台是一个难得而成熟的社区自发性项目,值得深入考虑及作为典范。
连贯休闲商业及旅游热点
绿化平台落成后,将在区内形成三个纽带,分别是高新科技纽带(连结理工大学及将来红磡站上盖的工商发展)、文化艺术纽带(连结科学馆、历史博物馆及香港体育馆)及绿色海滨纽带(连结海滨长廊及绿化平台往内陆伸延经过的社区)。国际知名建筑师、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主持人严迅奇先生认为,绿化平台的地理位置,正是三个纽带汇合之处,估计可以产生更多联乘效应及发展可能性,有助刺激地区经济,达致振兴市中心的目标。「它不单是建筑设计项目,而是城市设计项目。现时流行跨界别概念,绿化平台可以将附近地区的休闲、商业及旅游热点连贯,带动区内的经济发展。」
城市地标 增添动力
红磡海底隧道收费广埸及车辆过海通道把九龙南分隔开两部分,把在东部的红磡和土瓜湾孤立而影响地区可达性,因而发展滞后。绿化平台可弥补这个缺憾,释放滞后地区的发展潜力。
奥雅纳工程顾问董事刘伟棠指出,绿化平台位处交通枢纽,毗邻社区更有星罗棋布的国际级酒店,以及亚洲娱乐表演地标香港体育馆及世界一流大学,所以这项目有望成为世界级旅游景点,为九龙南社区及香港旅游业带来全新面貌及注入活力。「尖东近年的发展已现疲态,绿化平台可将尖东和土瓜湾一带旧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串通互动,增添新动力,成为城市地标,如美国纽约高架公园或韩国清溪广场般具实用性又美观的绿化空间。」刘先生期望绿化平台此颠覆创新的项目能早日建成,除有助提升城市的土地价值,亦对绿化比率、民生健康、旅游经济、整体香港形象等有增值效益。
如欲了解更多绿化平台详情,请浏览 www.greendeck.hk
(巿场资讯)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