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早筛不用再挖粪便! 验尿即可全靠「一种菌」
2024-01-27 07:30
大肠癌是本港第2号致命癌症,早期发现可及时治疗,以往需要检测粪便潜血,然而需要收集粪便样本,对许多人来说颇困难,有些人宁愿不做,导致大肠癌检测在健康检查的比例中偏低。如今科学家想到另一种方法,利用肠内细菌作为大肠癌的检测剂,服用之后只须验尿就能测出潜在癌细胞。
相关新闻:
大肠癌症状|女子常觉恶心胃口差 求医揭患大肠癌 医生揭原因+教分辨症状
大肠癌成因|夫妻吃饭常配1种菜 1年内先后患大肠癌 揭3大饮食易中招
大肠癌为第2大致命癌症 饮食加1物风险减43%!推介10大防肠癌食物
据科技新闻网站New Altas报导,南澳健康与医学研究所(SAHMRI)、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找到一种独特的大肠杆菌,称为「大肠杆菌Nissle 1917」(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它有一种奇特的性质,就是特别亲近癌细胞,经改造后可以成为检测早期癌症的显像剂。
EcN大肠杆菌以其发现者、德国医生尼塞尔(Alfred Nissle)命名。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从一名德国士兵的肠道中分离出菌株,因为他注意到这名士兵似乎对席卷战壕的痢疾具有免疫力。这种大肠杆菌可以阻止和对抗「坏」细菌的入侵,是一种益生菌,能够安全使用。
最近的研究则揭示了EcN另一个「怪癖」:它非常喜欢肿瘤,尤其是肠道肿瘤,它会主动寻找这些肿瘤来依附。
研究人员利用这种特性,经过肠癌小鼠实验,也在临床上让人类大肠直肠癌患者口服,证明EcN能够选择性且牢固依附肿瘤,有助定位肠道息肉。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雷德福德(Georgette Radford)表示:「研究人员对EcN进行了改造,让它们在代谢后产生小分子的水杨酸盐,这种小分子可以轻松地从体液中回收,因此它会出现在尿液当中。」
研究人员在给药后48小时,分析尿液样本中是否存在水杨酸盐,结果发现接受治疗的小鼠的水杨酸盐含量,比基线高出五倍,证明那些水杨酸盐是由EcN所代谢的。利用这种新方法,可以早期非侵入性诊断癌症。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