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推歷史座標尺 鑑古知今認識香港史
2021-12-06 10:43
中國歷史在三年前成為初中必修科,新課程更加入本地史,讓同學認識香港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為了增加學生對本地史的認識,了解香港和中國的歷史密不可分,多位歷史教育工作者和團體,合辦了「中國歷史座標尺——全方位學習教學活動」計畫,除推出歷史座標尺,還配合教材套、專題講座、實地考察等活動,現時已邀得五十所中學參與。
記者、攝影:陳艷玲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星島圖片庫
舊有的中國歷史初中課程,集中於古代史的治亂興衰,近代史的篇幅不多,亦不包括本地史。隨着中國歷史在三年前成為初中必修科,新課程內容已加入香港史,強調香港和中國歷史密不可分,並讓學生了解香港在中國歷史長河的位置和角色。
香港角度認識國史
為協助老師教好本地史,多位歷史教育工作者和團體,包括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香港高齡教育工作者聯誼會、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素質教育發展中心,共同設計了「中國歷史座標尺——全方位學習教學活動」計畫,並得到多位著名學者支持,包括丁新豹教授、劉蜀永教授、周佳榮教授、梁操雅博士、梁炳華博士、賴志成博士、區志堅博士、楊永漢博士及梁萬如博士等,擔任計畫顧問或活動講者。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講師賴志成表示,曾經有很長時間,學校教授中國歷史時,鮮有提及香港的歷史,也少將香港史與中國歷史結合,兩者是割裂的。「過往我們較少從香港角度,去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但我希望年輕人在自己的城市,可以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
他強調,「中國歷史座標尺——全方位學習教學活動」的重點是本地史,並把本地和中國歷史結合,期望年輕人知道,香港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實地探索本地文化
本身為培僑書院創校校長、現為香港高齡教育工作者聯誼會會長羅慶琮補充,要讀通中國歷史,必須掌握整個中國的概念,否則就會支離破碎,故要讀好本地史,也必須跟中國歷史聯繫,否則讀上來枯燥難記之餘,亦容易出現香港本土主義的想法。「香港出現的每件事,都可以和中國歷史結合,例如從宋皇臺認識宋帝昺;透過李鄭屋邨古墓,亦可看到東漢的建築。」
50校參與 獲教材套
「中國歷史座標尺——全方位學習教學活動」內容有幾部分,包括製作「中國歷史座標尺」、編輯教材套、舉辦教師工作坊和巡迴專題講座,主題包括「鴉片戰爭前的香港歷史及香港族群的移民史」、「香港歷史古跡文物考察及保育」、「香港的多元文化及戰前的外籍族群」、「近代中國著名的香港華人精英」。
另外,又會舉辦探索之旅,當中包括五條路綫,分別為「香港與辛亥革命」、「香港海上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融」、「新界宗族傳統生活風貌」及「漁村風貌」,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探索、體驗及感受本地文化傳統。
賴志成透露,「中國歷史座標尺——全方位學習教學活動」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約二百一十萬元,用於兩年的教學活動,現時有五十所中學已參與,參與學校的初中生,每人可獲派教材套,以及一套三把的「中國歷史座標尺」,上面印有中國歷代的次序,有助同學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中國歷史脈絡;至於其他沒有參加計畫的約四百五十所中學,每校亦獲分派一套歷史尺,以及一幅長達一米的歷史尺,供校方貼牆展示。
中港史料一「掃」了然
「歷史座標尺」的設計,結合了香港和中國的歷史,兩者互相對應。賴志成說,該尺一套三份,每把尺的內容會按中一至中三的課程而訂,尺的正面為中國歷代史,背面則為香港史及相關時期的歷史資料,資料以二維碼承載,例如一八一○年,中國發生甚麼事,香港又發生甚麼事,都可一清二楚。
事實上,「歷史座標尺」並非新事物,羅慶琮透露,早年曾有熱衷於歷史教育的有心人,設計了「歷史座標尺」,並製作成實體派給中學生,他亦有份參與該計畫。至於新版「歷史座標尺」的不同之處,則是加入了本地史和科技元素,學生只要運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一掃」尺上的二維碼,即可連結網站,搜尋相關的資料、相片,以及學者所寫的教材等,有助學生自學。
延伸閱讀:
中史|讀史具邏輯 釐清史脈絡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