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漢權 - 宗族組織——中華文化獨特一脈|教育現場

2023-04-18 12:52

上周六,獲邀出席余氏宗親會成立86周年誌慶,擔任主禮嘉賓,見證第29屆理監事就職暨敬老獎學金會員春節聯會。

筆者演辭提及︰「國家主席習近平常常向國民提示,要有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並謂文化認同是身分與價值最深層次的認同。個人認為,中華文化的自信,在於5000多年遠源流長,民族與文化繁衍,生生不息,從未間斷的代代相傳,世界罕有。其中一個焦點是各宗族鄉族組織聯繫的堅強韌帶,彼此守望相助、勤懇付出、無私奉獻、積善積德、扶貧助學、情義永存、熱愛家鄉、守着宗族,天涯若比鄰,就算遠走他鄉,還是念念不忘,心懷故鄉。這是立己立人、代代相傳,最根本精神價值的其中一脈,能接受時間之尺的量度,歷久常新,是中華文化獨特的一面……」

香港走過殖民統治超過150年,再經回歸祖國已25年多,但宗族組織在獅子山下、維港兩岸的活動,都是自動自發,未嘗遏止。有獨自發展的宗族組議,如香港余氏宗親會,成立已86周年,正迅步走入100周年。該宗親會助學行善,不落人後,香港、內地都有捐資。在香港,亦有宗族與各大慈善組織合作,造福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將服務及貢獻推展更廣闊的天南地北。

中國未來要走「中國式現代化」、「民族復興」之路,這是獨立自主發展必由之路,當中,精神與價值的支撐是最重要的原動力。精神與價值並非用口號呼喚而來,而是要經歷長時間醞釀,踔厲奮發、實踐檢驗才能管用。究竟,中國式的內涵又是甚麽呢?經歷5000多年的多元民族搏成,文化的共融向心,又再飽受逾半世紀欺凌侵害,戰火焚城,終能浴火重新的中國,由此洗練而出的同舟共濟、和平友善、守望相助、通達包容、凡事好商量……就是中國式處事方法,也是原則。

2023、2033、2043「中國式現代」的巨輪也就如此拉動的了。鑑古知今,21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論述,是有實據及說服力的。


何漢權
作者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長期關注學生全人成長及教學專業發展課題。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4月18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何漢權 - 辦法總比困難多|教育現場

何漢權 - 兩會精神的教育價值|教育現場

何漢權 - 樸實的教育|教育現場

何漢權 - 中國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教育現場

何漢權 - 共鳴感|教育現場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