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詣高超才華洋溢 文學家和書法家──歐陽修 王安石 王羲之 唐伯虎|歷史人物

2024-08-27 14:00

文學家

北宋文壇領袖 歐陽修

歐陽修,宇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在文學與史學上,俱有劃時代的成就。文學方面,歐陽修成就斐然,繼承並推動自唐代韓愈、柳宗元所倡導之古文運動,為宋朝古文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可是歐陽修仕途不順,曾因聲援與丞相呂夷簡起衝突的范仲淹,被指為「朋黨」。歐陽修便作〈朋黨論〉加以反擊。後貶到滁州,與民同樂並作〈醉翁亭記〉。

歐陽修
歐陽修
  • 生卒年份:1007年—1072年
  • 代表作:〈朋黨論〉、〈醉翁亭記〉

名句節錄: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朋黨論〉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成就斐然,除了在推動古文運動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之外,同時亦為朝廷發掘了不少人才,當中包括同為「唐宋古文八大家」的王安石、曾
鞏、蘇洵、蘇軾及蘇轍,以及日後成為國家棟樑的包拯及司馬光,故後人尊稱歐陽修為「北宋文壇領袖」。
有一次,歐陽修擔任科舉考試的主考官,當他批閱考卷及與同僚討論後,認為有—篇文章應評為第一,但由於其學生曾鞏亦是考生之一,他擔心寫這篇文章的是曾鞏,若選曾鞏為狀元會惹來偏幫學生的非議,因此只將該篇文章評為第二,以避嫌疑。及後,歐陽修得知寫這篇文章的不是曾鞏,而是蘇軾,並從蘇軾口中知悉文章中所用的典故,竟然是蘇軾根據歷史書自行推敲出來,令歐陽修深表驚歎,覺得蘇軾才華橫溢,日後成就定必非凡。

歐陽修與同僚書信真跡(維基百科資料)
歐陽修與同僚書信真跡(維基百科資料)
元代趙孟頫行書歐陽修《秋聲賦》,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維基百科資料)
元代趙孟頫行書歐陽修《秋聲賦》,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維基百科資料)
明代仇英《醉翁亭》(維基百科資料)
明代仇英《醉翁亭》(維基百科資料)

歐陽修的故事:

宋朝熙寧變法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封荊國公,世人稱「王荊公」、「王文公」。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文思敏捷,被稱為「唐来古文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在宋朝政治地位極高,他在熙寧年間擔任丞相後推行改革,史稱「熙寧變法」或「王安石變法」。熙寧變法引起了宋朝内部革新派與保守派之間的激烈衝突,最終在各種原因下失敗。

  • 生卒年份:1021年—1086年
  • 代表作:〈泊船瓜洲〉、〈答司馬諫議書〉

名句節錄: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船瓜洲〉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的丞相,亦是著名的文學家,詩文皆有很高的造詣及成就,他的詩作更獨樹一幟,被稱為「王荊公體」。由於當時的北宋面對內憂外患、國庫空虛等嚴峻的情況,王安石於是向宋神宗提出「熙寧變法」,希望藉着改革可以改善國家的狀況和人民的生活。雖然他的主張受到同為當朝大臣的司馬光極力反對,但宋神宗認為「熙寧變法」能為當朝改變,最後亦全力支持實行改革。
當「熙寧變法」實施後,地方官員卻不按變法的守則推行,使百姓苦不堪言。宋神宗的母親高太后斥責王安石推行變法過急,未能深思熟慮實際情況,遂命令即時停止變法。宋神宗眼見及此,亦無奈終止「熙寧變法,的改革之路。
值得一提,王安石早年得歐陽修多次舉薦,但「熙寧變法」實施時,歐陽修已屆晚年,他不贊同變法,也不加實施。宋神宗有意再起用歐陽修,王安石反對,歐陽修自己亦堅決推辭。「熙寧變法」3 年後,歐陽修於穎州去世。

王安石的故事:


書法家

一代書聖 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他曾任會稽内史,領右將軍,故後人又稱他王右軍。他師承衛夫人,書法涵蓋隸、草、楷、行各種書體,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他的代表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 生卒年份 :303 年一361年
  • 書法代表作:《蘭亭集序》、《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人稱王右軍,中國東晉時期的著名書法家,史稱「書聖」,他自幼愛習書法,由父親王曠和叔父王廙啟蒙,早年又跟從衛夫人,學習她師承鍾繇的「姿媚風格」,這些人物都為王羲之日後的書法之路打好穩妥的根基,其作品之一的《蘭亭集序》更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屹立於輝煌的書藝殿堂之中。
《蘭亭集序》是源於王羲之與一眾名士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蘭亭賞酒聚會,他們玩起「曲水流觴」的即興作詩遊戲,及後打算將詩作結集為《蘭亭集》,王羲之為詩集寫序,就是《蘭亭集序》了。
又據說有一次,王羲之在村上碰見一個老婆婆在市集上叫賣竹扇,可惜扇上欠缺裝飾,無人問津,王羲之見老婆婆悶悶不樂,便建議替她在竹扇上題字點綴,之後讓她告訴買扇的人,說扇上面是「王右軍」的宇,老婆婆照他的話去做,結果所有竹扇不出一會兒便被人搶購一空,可見王羲之的寥寥數筆便足以扭轉乾坤。

王羲之相關作品

王羲之觀鵝圖,元錢選繪(維基百科資料)
王羲之觀鵝圖,元錢選繪(維基百科資料)
快雪時晴帖(維基百科資料)
快雪時晴帖(維基百科資料)
二謝帖(維基百科資料)
二謝帖(維基百科資料)
《蘭亭集序神龍本》,為馮承素所摹(維基百科資料)
《蘭亭集序神龍本》,為馮承素所摹(維基百科資料)

相關文章:中國首位女書法家 王羲之恩師衛鑠 高超造詣啟發他人|歷史百科

王羲之的故事:

看不穿的瘋癲才子 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明朝著名書法家、畫家、文學家,與祝允明、文徵明和徐禎卿合稱「吳中四才子」。他一生坎坷悲涼,青年期間遭逢家庭巨變,後潛心向學,考獲解元,翌年捲入科場舞弊案,從此絕意仕途,返回蘇州築桃花塢,自號桃花庵主,創作大量文學作品及優秀書法與畫作。

  • 生卒年份:1470年一1524年
  • 詩歌代表作:〈桃花庵歌〉
  • 丹青代表作:《山路松聲圖》、《騎驢歸思圖》

相信大家對明朝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這個名字並不阳生,但唐伯虎的真實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唐伯虎,原名唐寅,明朝著名的書畫家及詩人,曾經以 16 歲之齡考獲蘇州秀才第一,其後再下一城,在「鄉試」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年的解元,可謂少年得志,有着「人生勝利組」的開始。可惜在「會試」放榜前夕被捲入科舉舞弊案,成為階下囚,唐伯虎從此仕途受挫,生活困窘,及後更險些兒因寧王圖謀造反一事而招致殺生之禍。所以,試問又有誰會想到唐伯虎的結局是如此峰迴路轉呢?
雖然唐伯虎沒有民間傳說中那麼瀟灑不羈,還可以說是活得相當狼狽頹廢,但他在詩書畫的成就是無庸置疑的。由於唐伯虎入世較深,閱歷廣闊,作品題材更為豐富,能與當代其餘3位著名畫家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可見其窮困的生活亦難以掩蓋他的才華洋溢。

唐伯虎畫作

山路松聲圖(維基百科資料)
山路松聲圖(維基百科資料)
陶穀贈詞圖(局部)(維基百科資料)
陶穀贈詞圖(局部)(維基百科資料)

 

王蜀宮伎圖(維基百科資料)
王蜀宮伎圖(維基百科資料)
看泉聽風圖(維基百科資料)
看泉聽風圖(維基百科資料)
明·張靈繪,《唐伯虎像》(維基百科資料)
明·張靈繪,《唐伯虎像》(維基百科資料)

相關文章:詩詞賞析|畫家詩人 唐寅《畫雞》讚揚默默做事 謹守崗位的雄雞

唐伯虎的故事:

相關文章:影響後世享負盛名 文學家和書法家──韓愈 司馬光 顏真卿 柳公權|歷史人物

文:星島小學學生報《陽光校園》編輯部、勵進教育中心;圖:網上圖片、維基百科

供稿機構致力協助香港的青少年認識中華文化、中國歷史,以建立歷史感和民族觀。

延伸閱讀: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