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質孫服|星島教室

2024-12-02 12:07

元代質孫服|星島教室
元代質孫服|星島教室

20世紀國學大師陳寅恪提倡「文史互證」,貫通文學與史學。元代士人以詩文紀實,讓當時的民間生活場景真實地呈現眼前。詩文所描寫的元代服飾,反映着中華民族的文化共融與發展。本文將以「質孫服」為例,帶領大家一睹元代服飾的流變。


統一禮儀

質孫服起源於成吉思汗統治時期,最早稱為「質孫」,又稱「濟孫」或「直孫」。以上名稱來自蒙古語,意即「顏色」。早在窩闊台汗繼位時,史書已有全體官員穿着「清一色」衣服的記載。例如《元史.輿服志》寫道:「質孫,漢言一色服也,內庭大宴則服之。」元朝建立後,質孫服則成為元廷禮儀服飾的重要元素,彰顯禮儀上的統一,更透過顏色一致去彰顯君臣之間的尊卑有別,體現皇權。

在集合宴飲、議政、歌舞、娛樂於一身的元代宮廷盛宴「詐馬宴」中,陸長春〈元宮詞〉寫道:「詐馬筵開醉綠醽,只孫盛服滿宮廷。」作者描繪以稚尾、金鞍裝飾的馬匹與質(只)孫服相互輝映的情況,可見元朝十分強調宴會服飾的一致性,詐馬宴上每人都身穿質孫服。朱有燉又云:「健兒千隊足如飛,隨從南郊露未晞。鼓吹聲中春日曉,御前咸着只孫衣。」當中的副詞「咸」解作「全都」,所有參與宴會者都身穿質孫服,可見質孫服(只孫衣)在皇帝眼中十分重要。《元史.英宗紀》提到:「凡與宴饗,皆服以侍。其或質諸人者,罪之。」如在宴會上未有身穿質孫服者,便會遭到懲處。縱使在元末,質孫服制度依然嚴格執行,可見其在元朝皇帝心中的重要地位。

元代宮廷宴
元代宮廷宴


官民同穿

當我們細看詩文,便會發現騷人墨客對於質孫服更有詳細的描摹。張昱〈輦下曲一百二首〉寫道:「只孫官樣青紅錦,裹肚圓文寶相珠」,點出質孫服鑲嵌珍珠的奢華特色。柯九思亦云:「萬里名王盡入朝,法宮置酒奏簫韶。千官一色真珠襖,寶帶攢裝穩稱腰。」出席詐馬宴的官員身穿鑲有寶珠的質孫服,並用腰帶把衣服緊束腰上,反映質孫服上的珍珠裝飾成為顯著特徵。鄭泳在〈詐馬賦〉詳細描繪質孫服的華美:「若其只孫之衣,古制無之,惟織文之暗起兮,卻綺繡之彰施。三朝三易,一日一色,或藍而碧,或絳而赤,輕緋深紫,間錯緣飾。必具名而請奏兮,始蒙恩而有錫。數五五為三襲兮,欲相周而不相雜……秩秩而稱身兮,又特命之殊異,帶瑕英之璀璨兮,冠火齊之。」由此可見,三天的詐馬宴會上,官員每天都會更換不同顏色的質孫服。而這些服飾都是用帶有暗紋的織物製作而成,輔以精緻的緣飾。文中的「瑕英」是指美玉,「火齊」則指一種發光的寶珠。每種顏色的質孫服均有各種珍珠與寶石裝飾其中,相信任何人穿上質孫服,都會變得珠光寶氣。

在元朝的推崇下,質孫服漸漸在民間流行起來,為各個民族所接受。漢人亦把質孫服稱為「一色」,又因讀音近似而衍生「一撒」、「曳撒」等名。郝經因蒙古人愛酒,故常將以玉液泉釀造的燒酒帶回蒙古草原,有感而發,在〈懷來醉歌〉寫道:「胡姬蟠頭臉如玉,一撒青金腰線綠。當門舉酒喚客嘗,俊入雙眸聳秋鶻。」當中提及的「一撒」便指質孫服,描繪酒館門前身穿質孫服的胡姬拿着美酒招攬客人的場景,說明質孫服不僅在宮廷中被廣泛穿用,也逐步在民間普及,成為各民族百姓喜愛的服飾。


明清質孫服

明朝建立後,雖然明太祖朱元璋禁止明人穿胡服及說胡語,但無礙質孫服對中華服飾文化的影響。及至明代,質孫服在元代傳統設計的基礎上有所改良,衍生不同種類,如曳撒、貼里、腰線袍、辮線袍(襖)、控鶴襖、校尉衣等。最常見的名稱是「質孫」和「曳撒」。質孫服不僅用作明朝校尉的騎乘服,更成為君臣、內侍的燕閑服,並繡有不同等級區分的紋樣,逐漸融入中華傳統服飾體系。

質孫服在明代成為身份的象徵,尤其受到文武百官的追捧,甚至成為皇帝賞賜給大臣的重要服飾,正如《明史》記載︰「永樂以後,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制如曳撒,繡蟒於左右,系以鸞帶,此燕閑之服也。次則飛魚,惟入侍用之。貴而用事者,賜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

此外,質孫服亦用於王子陪葬,甚至明朝皇帝也時常穿着曳撒,證明質孫服在明朝皇宮里十分流行。明代中後期,質孫服亦成為民間士大夫的日常服飾。查繼佐提及:「隆慶初……士大夫忽以曳撒為誇,爭相制用。」這說明質孫服也在民間廣泛流行。

清朝建立後,明朝改良的質孫服與滿族傳統服飾融合,並以清朝君臣朝袍的形式繼續流傳,樣有斷腰、下擺抽褶結構。歷經數百年流變,質孫服已從蒙古貴族的宴會服飾,逐漸成為中華傳統服飾體系的一部分,對後世服飾發展影響深遠。

明代辮線袍
明代辮線袍


歷史思與行

  1. 質孫服在元代宮廷禮儀里有何象徵意義?
  2. 為何質孫服能夠在明、清兩代得以普及,超越「華夷之辨」的限制?
  3. 明朝基於哪些原因,承襲並改良元代質孫服?改良後的質孫服在明代服飾中的功用和地位又有何變化?


族群辨析

胡人:胡,是漢人對北方遊牧民族帶有貶義性質的稱呼。「胡人」並不特指某一個民族,而是泛指居住在中國北方的非漢族群。


華夷之辨

又稱作「夷夏之辨」、「天下秩序」或「夷夏大防」,是上古中原人用來區分中原華夏與四方蠻夷的一種思想。一般指華夏族群居於中央地區,是文明的核心,並以漢文化的禮義來區分文明與野蠻。華夷之辨的判斷標準包括血緣、地理位置,以及衣着、禮儀文化等。


本欄逢周一刊登,由教育評議會邀請資深中小學老師及校長撰稿,以趣味手法,透過中國朝代的重要事件、史地、器物及人物,甚至朝代人物之超越時空故事,引發讀者對歷史的認識及興趣。

文:裘錦秋中學(屯門)中國語文科老師文德榮

延伸閱讀:

宇宙中的「狂野舞者」|星島教室

元大都的繼往與開來|星島教室

深海潛龍︰漫談載人潛水器|星島教室

馬可波羅來中國|星島教室

晶片科技競賽 創造無限可能|星島教室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