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质孙服|星岛教室

2024-12-02 12:07

元代质孙服|星岛教室
元代质孙服|星岛教室

20世纪国学大师陈寅恪提倡「文史互证」,贯通文学与史学。元代士人以诗文纪实,让当时的民间生活场景真实地呈现眼前。诗文所描写的元代服饰,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融与发展。本文将以「质孙服」为例,带领大家一睹元代服饰的流变。


统一礼仪

质孙服起源于成吉思汗统治时期,最早称为「质孙」,又称「济孙」或「直孙」。以上名称来自蒙古语,意即「颜色」。早在窝阔台汗继位时,史书已有全体官员穿着「清一色」衣服的记载。例如《元史.舆服志》写道:「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庭大宴则服之。」元朝建立后,质孙服则成为元廷礼仪服饰的重要元素,彰显礼仪上的统一,更透过颜色一致去彰显君臣之间的尊卑有别,体现皇权。

在集合宴饮、议政、歌舞、娱乐于一身的元代宫廷盛宴「诈马宴」中,陆长春〈元宫词〉写道:「诈马筵开醉绿醽,只孙盛服满宫廷。」作者描绘以稚尾、金鞍装饰的马匹与质(只)孙服相互辉映的情况,可见元朝十分强调宴会服饰的一致性,诈马宴上每人都身穿质孙服。朱有炖又云:「健儿千队足如飞,随从南郊露未晞。鼓吹声中春日晓,御前咸着只孙衣。」当中的副词「咸」解作「全都」,所有参与宴会者都身穿质孙服,可见质孙服(只孙衣)在皇帝眼中十分重要。《元史.英宗纪》提到:「凡与宴飨,皆服以侍。其或质诸人者,罪之。」如在宴会上未有身穿质孙服者,便会遭到惩处。纵使在元末,质孙服制度依然严格执行,可见其在元朝皇帝心中的重要地位。

元代宫廷宴
元代宫廷宴


官民同穿

当我们细看诗文,便会发现骚人墨客对于质孙服更有详细的描摹。张昱〈辇下曲一百二首〉写道:「只孙官样青红锦,裹肚圆文宝相珠」,点出质孙服镶嵌珍珠的奢华特色。柯九思亦云:「万里名王尽入朝,法宫置酒奏箫韶。千官一色真珠袄,宝带攒装稳称腰。」出席诈马宴的官员身穿镶有宝珠的质孙服,并用腰带把衣服紧束腰上,反映质孙服上的珍珠装饰成为显著特徵。郑泳在〈诈马赋〉详细描绘质孙服的华美:「若其只孙之衣,古制无之,惟织文之暗起兮,却绮绣之彰施。三朝三易,一日一色,或蓝而碧,或绛而赤,轻绯深紫,间错缘饰。必具名而请奏兮,始蒙恩而有锡。数五五为三袭兮,欲相周而不相杂……秩秩而称身兮,又特命之殊异,带瑕英之璀璨兮,冠火齐之。」由此可见,三天的诈马宴会上,官员每天都会更换不同颜色的质孙服。而这些服饰都是用带有暗纹的织物制作而成,辅以精致的缘饰。文中的「瑕英」是指美玉,「火齐」则指一种发光的宝珠。每种颜色的质孙服均有各种珍珠与宝石装饰其中,相信任何人穿上质孙服,都会变得珠光宝气。

在元朝的推崇下,质孙服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为各个民族所接受。汉人亦把质孙服称为「一色」,又因读音近似而衍生「一撒」、「曳撒」等名。郝经因蒙古人爱酒,故常将以玉液泉酿造的烧酒带回蒙古草原,有感而发,在〈怀来醉歌〉写道:「胡姬蟠头脸如玉,一撒青金腰线绿。当门举酒唤客尝,俊入双眸耸秋鹘。」当中提及的「一撒」便指质孙服,描绘酒馆门前身穿质孙服的胡姬拿着美酒招揽客人的场景,说明质孙服不仅在宫廷中被广泛穿用,也逐步在民间普及,成为各民族百姓喜爱的服饰。


明清质孙服

明朝建立后,虽然明太祖朱元璋禁止明人穿胡服及说胡语,但无碍质孙服对中华服饰文化的影响。及至明代,质孙服在元代传统设计的基础上有所改良,衍生不同种类,如曳撒、贴里、腰线袍、辫线袍(袄)、控鹤袄、校尉衣等。最常见的名称是「质孙」和「曳撒」。质孙服不仅用作明朝校尉的骑乘服,更成为君臣、内侍的燕闲服,并绣有不同等级区分的纹样,逐渐融入中华传统服饰体系。

质孙服在明代成为身份的象徵,尤其受到文武百官的追捧,甚至成为皇帝赏赐给大臣的重要服饰,正如《明史》记载︰「永乐以后,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制如曳撒,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此燕闲之服也。次则飞鱼,惟入侍用之。贵而用事者,赐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

此外,质孙服亦用于王子陪葬,甚至明朝皇帝也时常穿着曳撒,证明质孙服在明朝皇宫里十分流行。明代中后期,质孙服亦成为民间士大夫的日常服饰。查继佐提及:「隆庆初……士大夫忽以曳撒为夸,争相制用。」这说明质孙服也在民间广泛流行。

清朝建立后,明朝改良的质孙服与满族传统服饰融合,并以清朝君臣朝袍的形式继续流传,样有断腰、下摆抽褶结构。历经数百年流变,质孙服已从蒙古贵族的宴会服饰,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服饰体系的一部分,对后世服饰发展影响深远。

明代辫线袍
明代辫线袍


历史思与行

  1. 质孙服在元代宫廷礼仪里有何象徵意义?
  2. 为何质孙服能够在明、清两代得以普及,超越「华夷之辨」的限制?
  3. 明朝基于哪些原因,承袭并改良元代质孙服?改良后的质孙服在明代服饰中的功用和地位又有何变化?


族群辨析

胡人:胡,是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带有贬义性质的称呼。「胡人」并不特指某一个民族,而是泛指居住在中国北方的非汉族群。


华夷之辨

又称作「夷夏之辨」、「天下秩序」或「夷夏大防」,是上古中原人用来区分中原华夏与四方蛮夷的一种思想。一般指华夏族群居于中央地区,是文明的核心,并以汉文化的礼义来区分文明与野蛮。华夷之辨的判断标准包括血缘、地理位置,以及衣着、礼仪文化等。


本栏逢周一刊登,由教育评议会邀请资深中小学老师及校长撰稿,以趣味手法,透过中国朝代的重要事件、史地、器物及人物,甚至朝代人物之超越时空故事,引发读者对历史的认识及兴趣。

文:裘锦秋中学(屯门)中国语文科老师文德荣

延伸阅读:

宇宙中的「狂野舞者」|星岛教室

元大都的继往与开来|星岛教室

深海潜龙︰漫谈载人潜水器|星岛教室

马可波罗来中国|星岛教室

晶片科技竞赛 创造无限可能|星岛教室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