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产品规管争议 专家倡先厘清类别
2021-12-31 00:00(星岛日报报道)本报今年五月三十一日率先独家报道,大麻二酚(CBD)各类产品在本港日益流行,但可能残留被列作违法危险药物的四氢大麻酚(THC),有关问题引来各界关注后,警方及海关上月检获大批含有THC的CBD产品,事件引起社会讨论CBD产品应否立法监管的问题。有大学化学系讲师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政府目前对CBD未有清晰定义,建议先行厘清是属于食物、保健产品或药物等类别,再研究如何监管;有自行生产CBD汽水后运往美国化验的本港商人认为,目前法例足够规管有关产品,但亦支持当局提供化验渠道,以保障商人不会误堕法网,同时不反对设立注册制度;禁毒处则透露,正与其他政府部门讨论监管售卖CBD产品。
警方及海关上月三十日查获大批含有THC的CBD产品,至少拘捕十六人,引起外界关注CBD产品安全问题,有意见认为应立法规管销售,甚至禁止买卖所有CBD产品,熟悉相关成分的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讲师何观升博士接受专访时表示,本港法例一向是规管会引致上瘾的药物,例如大麻、冰毒及可卡因,但CBD上瘾风险不高,而且政府对该成分的定义欠缺清晰:「属于食物、保健产品还是药物?」他认为当局需先行厘清,下一步才研究如何监管。
在港化验THC成分价格高
据悉,警方及海关查获的部分CBD产品,包装及说明书注明不含THC,有商人疑误堕法网,有意见认为商家应自行在本港化验产品保障自己和消费者,但有多次化验CBD产品经验的何观升博士指目前难以实行。
何博士解释,相关化验其实简单,透过「薄层色谱法」即能检查产品是否含有CBD及THC成分,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则可检验到CBD含量,但因一部光谱仪价值至少十多万元,储存检验所需的有机溶液亦有严格法例监管,加上CBD样本昂贵,「价钱达到五位数字」,而且分量甚少,再者目前甚少人要求化验CBD产品有否THC成分,导致化验成本高昂,本港不少化验所虽有能力进行,但因市场不大没有提供该服务,大学亦只会基于学术用途化验,不对外提供收费化验服务。
各界要求监管CBD产品,商人却持不同意见。本地汽水品牌relaz创办人Ken表示,去年底创立品牌后,经研发团队首创含有CBD成分的「香港制造」汽水,目前推出了香橙云呢拿及蜜桃柠檬两种口味,该公司为确保汽水没有THC,不惜工本进行化验。
本土CBD汽水送美化验
Ken透露,运往本港工场的CBD原材料获美国第三方化验机构认证,确保符合本港安全标准,当工场生产CBD汽水后会再化验,但因本港没有化验所专门化验CBD,遂将汽水运往美国再度化验,肯定没有THC方会发售,「既要支付运费,又要处理复杂入口文件,成本增加不少,但为了消费者安全,一切都值得!」他补充,汽水包装上注明「产品无意于诊断、治疗或预防任何疾病」,产品绝对符合本港法例,严谨程序亦为品牌赢得口碑及利润。
对于有意见认为CBD产品应全面禁售,Ken表示已有论文证明CBD有医学价值,相信陆续有更多科研结果证明CBD对人体有功效,认为不应完全禁售;至于有意见指需要立法规管CBD产品,例如产品经当局指定机构化验及进行认证登记注册手续,以确保不含THC成分方可销售,他认为现行法例明文禁止含有THC成分,规管非常清晰,足够保障商家及消费者,并不需要另外立法,不过也支持当局提供相关化验服务,以保障商人不会误堕法网,亦有助降低营运成本,若当局要设立登记注册制度,相关程序必须清晰,以便利营商。
禁毒处:研参考外国做法
谈及警方及海关早前的执法行动,Ken说不清楚被捕行家售卖甚么产品,不便评论,但强调事件没有影响其公司发展,「会继续做好自己!」
禁毒处禁毒专员罗翠薇日前接受电台访问时透露,禁毒处正与保安局、食物及衞生局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讨论,有意参考外国做法监管售卖CBD产品,细节仍在研究中。禁毒处发言人回覆本报查询时指出,执法部门自前年起总共进行超过八十次针对入口和市面上声称CBD却含有THC的产品进行执法行动,执法部门未来会继续试买或检取产品作测试,并对违法产品采取行动。
发言人续称,禁毒处及衞生署今年较早前联合发布有关CBD产品的资料文件,上载于两个部门的网页,提醒进口商、贸易商及市民,CBD产品可能含有THC,在进口或购买CBD产品时须谨慎,禁毒处会继续与不同政府部门合作,透过不同渠道向社会说明关于大麻、THC和CBD产品的法例规管情况。
法例监管方面,发言人称目前保障食物安全、消费品安全及禁止应用虚假商品说明方面的法例均对CBD产品适用,相关政策局包括食衞局及商经局会继续密切留意CBD在国际间的规管研究和本地最新发展,研究对其食品和护肤品等产品的安全性作适当规管。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