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侦探、反间谍文学与国民教育

2023-05-17 00:00

早前,笔者参加香港侦探总会的典礼活动,不仅有很多警务人员参与,更有不少教育界人士和学生参与,场面盛大,不禁令人联想到:有侦探总会,自然要有侦探游戏和侦探小说。中国自晚清以来,已经开始引入外国侦探小说,其中《福尔摩斯》当然是最具代表性的,清朝著名的翻译家张坤德是第一位翻译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中国人,据说几乎与英文原著的出版同步翻译!张先生精通英语和日语,又是清朝政府签署《马关条约》方面的日语翻译,本身已经是一个传奇人物。

中国传统本来就有类似侦探小说的「公案」小说,诸如「包公龙图案」、「施公案」等,本身并不缺乏推理文学的元素。因此,当外来侦探小说一经引入,马上就在中国大地流行起来。据《晚清小说史》统计,在晚清翻译的外国小说中,有一半都是侦探小说,甚至所有中国的翻译者都曾经翻译过各式侦探小说!
推广中国内地侦探文学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侦探小说的翻译和创作再上一个台阶,当时主要受苏联同类文学的影响。严格来说,苏联文学是比较严格区分侦探小说、冒险/惊险小说和反特(务)小说的,尽管在内容上这三者其实高度相关。笼统而言,侦探小说针对的是一般刑事犯罪,反特小说针对的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也就是现在说的「反间谍」。

至少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侦探小说、反特小说几乎完全受苏联同类文学的影响(除了福尔摩斯系列)。据说新中国第一部翻译为中文的苏联小说,是1954年上海潮锋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好的印象》。以前我有一本,非常老旧,故事情节我都忘了,但翻译序言部分,清楚写着(文字大致如此):引进反特小说的目的是「以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青年,教育意义大。」所以不要低估了侦探小说和反特小说的社会教育价值。

今天在侦探文学方面比较权威的,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群众出版社,它的上级单位就是中国警务部门:公安部。另外,还有一本侦探文学杂志:《啄木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内地的侦探小说、反间谍小说无论是翻译外来的,还是本土创作,可谓更上层楼,突破了苏联文学的局限,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为甚么不在香港推广这些中国内地的侦探文学呢?这些也是妥妥的国情教育!别到头来,青年人只知道被神化了的「锦衣衞」,以及纯属虚构的「六扇门」、「四大名捕」,反而不知古之有狄公、宋慈,不知今之刑侦、反特!
邓飞
中学校长
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