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冲突】话中有爱

2021-08-31 11:33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上星期六晚上,突然收到朋友来电,朋友怒气冲冲地说:「我啱啱同我个仔闹大交,佢日日就喺度打机,饭又唔食,功课又唔做。我叫佢唔好成日打机,用多啲时间去读书,叫佢学吓表哥咁生性,唔好再激死我啦!」那一刻,我叫朋友先深呼吸三下,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我问朋友当时儿子有何回应。朋友无奈地说:「佢叫我唔好烦佢,话我咁锺意就认表哥做仔,之后就好大力闩埋房门,我都唔知点算好。」毋庸置疑,朋友十分疼爱儿子,但却经常「口不对心」,说话不但表达不出内心那一份爱和关心,还引起不少亲子冲突。

孩子是我们的挚爱,试问我们又怎样舍得伤害他们呢?不过,我们或许在不经意间也会在话语里夹杂着批评、比较、否定和命令,使关系慢慢地受到伤害。作为父母,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子女身心健康,所以期望他们能适当地控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可是,如果我们立即责骂,子女便会「发动防衞机制」——即使可能这些评论是对的,也会「左耳入,右耳出」。道理「听不入耳」,倒头来说话不但变得毫无作用,还会造成反效果——长此下去,子女会认为父母不理解和认同他们,最后不再乐意与父母沟通,亲子关系日渐疏离。

有见及此,我向朋友介绍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沟通」理论中的「表达四部曲」,让朋友能正面地表达,令儿子明白她的关心:「仔仔,你已经连续打了三小时游戏机(一、运用观察,以陈述式表达事实,不加任何评论),妈妈好担心你(二、表达内心感受),因为我作为妈妈也十分重视你的眼睛健康(三、表达自己的需要)。不如玩埋呢局,你停一停,我哋一齐出去行吓街,畀对眼睛休息一吓先,好吗(四、表达合理请求而非命令)?」

固然,使用「四部曲」并不能够立即改变子女的习惯,但通过这个方法,我们便能去除沟通中的「绊脚石」,让子女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愿意与自己讨论和分享,尊重大家的需要和感受,亦减少双方关系摩擦,慢慢地让沟通的基础能在爱中建立。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綫: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时至晚上6时)

曾伟鑫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实习社工曾伟鑫。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8月31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