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防灾教育 加强危机意识

2022-04-01 13:03

半个多月前,广东惠州海域发生地震,香港天文台接获破纪录的八千多名市民报告感到地震。网上资料说自一九七九年以来,香港有四次震央在境内的纪录,地点包括米埔、大屿山以东海域、大榄涌水塘附近及长洲附近。其实,香港本身就是几亿万年前火山活动所形成的,是罕有具有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国际大都会,在万宜水库及桥咀岛等地方,会见到六角柱岩和「菠萝包石」。

香港不在地质板块裂缝,因此常见的自然灾害就是风灾和雨灾,通常是水浸和山泥倾泻(泥石流)。经历了多次严重灾难之后,政府在泄洪和山坡加固做了大量工程,近年这些天灾所导致的人命损失大大减少。市民关心的是要不要上班上学,特别是新冠肺炎疫症流行之后,恶劣天气警告下是否仍然需要在家上班和上学。

受惠于地理位置和背后日益强大的祖国,以及国家保障香港的用水、粮副食品,以至生活用品及医疗药物和设施供应,香港市民得享安稳和平的生活,也可能是这个原因,本港青少年的防灾教育相当贫乏。除了「火警演习」外,青少年便没有甚么其他教育了。

相对日本,中小学非常重视建立防灾组织、教师防灾研修、学生学习防灾知识和进行防灾演习等,特别是把防灾教育列入学校年度计画,编制适合年龄特点的防灾教育课程。

在日本,四分三的学生认为「在不远将来身边可能发生大地震」,九成学生最担心的灾害是地震。不过,日本学生的担心并非成为恐慌,而是自小培养的危机意识和行动。每年九月一日是日本的防灾日,全国统一进行防灾教育和演习,包括自救、互救、公救的演习和学习包扎伤口、抢救伤员等。

可能由于香港学生缺乏自小培养的危机意识和自救、互救、公救的意识,不时见到市民有不负责任的玩命行动,例如在台风来袭时到海滩冲浪和攀山等。疫情突然来袭时,市民除了临时恐慌性抢购外,基本上处于无法应对的状态,安老院舍更是重灾区,处于孤立无援境地。经历这几年后,我们社会很需要有防灾教育和行动准备。电邮:[email protected]


陈卓禧
作者为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及港专学院校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3月31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原文标题为〈「大难临头」各自……〉。


延伸阅读:

卓言絮语|我的藏族朋友

卓言絮语|疫下自娱的艺术

教育专栏|疫情持续 社区靠自救

让世界读懂中国文化

北京冬奥|中华文明的内化和外溢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