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文科范文赏析|庄子〈逍遥游〉「大瓠之种」一节 至人无为 无所可用即逍遥

2024-02-03 14:00

庄子〈逍遥游〉「大瓠之种」一节

【题解】

逍遥,是一种境界,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精神自由。在常人的意识里,要活得逍遥快活,多数想到的是「有」,即有用、有为,追求的是有权、有势、有名、有利;而庄子却不这么看,他强调的是「无」,讲的是无己、无待、「无用之用」,注重的是无忧、无虑、无灾、无难。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纩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纩,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纩,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衆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作者介绍】

庄子(前369-前286),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楚威王听说他很有才学,派人重金礼聘,许以相位。他一口拒绝,宁愿处在低微的下位,过着不受拘束的简单生活,安贫乐道。他继承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发展出一套天道观,主张齐万物、一死生、绝圣弃智、养生尽年,其哲学思想见于《庄子》。

【内容分析】

圣人无名 神人无功

这是不是有点反智?对,不「反」非庄子。在世俗的角度难以理解他的观念,一点也不奇怪。庄子的脑袋确实大异常人,想像力特别好,与人论辩总是神思飞越、想落天外,出人意表,尤其擅长逆向思维。《庄子》的开篇之作(逍遥游),就可以让我们见识到这位智者的非凡智慧。此作对「无」的真义作了充分的阐发,表明只有「无待」(无所凭藉)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够达到逍遥的大自在境界。文中藉「北冥有鱼」、「尧让天下」、「姑射神人」、「大瓠之种」,说明了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的道理,阐明「无己」、「无待」,才是真正的自由之道。

这一连串的名词未免太抽象,还是通过具体的阅读来看看庄子是怎么看问题的。「大瓠之种」这一节,记叙庄子通过与惠子的一番对话展开的辩驳,分辨「小用」与「大用」之别,揭示「无用之用」、「至人无为」之理。惠子就是惠施,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和庄子是至交,两人的口舌交锋,溅出的都是智慧火花。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他大葫芦的种子,种植出来的果实足有五石之大。这样的大葫芦用来盛水,其硬度不足以承受那重量,剖开来作瓢,又大得无处可容。他看这东西大而无用,就把它砸碎了。庄子说他真是不善于用「大」。于是,他讲了一个「不龟手之药」的故事。话说在宋国有一户世代以漂洗棉絮为业的人家,有不皲手的药方。有个外地人听说后,出「百金」来买他们的药方。这家人聚在一起商议,一家人世代漂洗,一年的收入不过「数金」,卖了方子就一下子有百金,就决定卖了。那个外地人买下方子,便去游说吴王。时逢越国来犯,吴王委任此人为将,在冬天与越军打水战,大败敌军。这个人也得到土地的赏赐。

庄子由此评说,同一个不皲手的药方,有人因此而得到封赏,有人却用来做漂洗工作,就仅仅是因为用法不同就有如此之大的差异。现在惠子有一个五石大的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作腰舟浮游于江湖呢?惠子只愁它无处可容,实在是心窍被茅草给塞住了。

破除成见 反向思维

听出这两位高人话语间的弦外之音了吗?惠子讽刺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则语带机锋,反讽对方有「蓬之心」,执迷于成见,见识浅陋。在这里,庄子展现出「破执」的反向思维理路。

惠子也不甘示弱,又对庄子说,他有一棵臭椿树,树干臃肿不合绳墨,小枝也是弯弯曲曲不合规矩,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一眼。他紧接着说,你讲的那一套,大而无用,大家都会离弃啊!这次,庄子以狸狌、斄牛为例,讲出了「有用」则有患的道理,他反问难道没见过野猫、黄鼠狼吗?它们弓着身子伺机捕捉小动物,东跳西跃,不避高下,一踏中捕猎的机关,就死在网里;再看牦牛,大得像天边的云,功用也很大,却不会捉老鼠。现在你有这么一棵大树,却嫌它没有用处,为甚么不把它种在宽阔的无人之乡、广漠之野?这样就可以优游写意地在树旁徜徉、在树下躺卧。这样的大树不会有被斩伐的命运,没有甚么东西可以伤害它。无所可用,会有甚么烦恼困苦呢?

言说至此,也就不难理解庄子的「无用」观了。在他看来,「有用」之物,相对来说不过是「小用」,且常常招来祸患;相反,「无用」则无害,这是其无用中的「大用」。至人无为,道理也就在这里,无己、无待,「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笔法】

巧譬妙喻 开人心窍

老庄哲学素来给人「玄」的感觉,要读懂、领会其中奥义,殊为不易。庄子的思维天马行空,智力直逼人类极限。从(逍遥游)就可看到这个特点,想像奇特,联想丰富,且笔法夸张。

庄子特别擅长用喻证的手法,像本文中的大瓠、大樗、狸狌、斄牛等,都是很好的喻体,形象地说明了作者想表达的道理。庄子的思想固然玄远,然又不难从那些生动的比喻、寓言中得以启悟。这也是《庄子》的迷人之处,恣肆善辩,不按常理「出牌」,巧譬妙喻,三言两语就打破执念,重估价值,开人心窍,让人找回「自我」,消解尘俗羁绊。

读懂庄子,无用无待,人生无处不逍遥。

撰文:蔡益怀
笔名南山,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作家、文学评论家,长年在专上学院任教「创意写作」及「中文写作」等课程。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