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ocene跳出学科框架 互动教材激发学生好奇心鼓励探究精神
2024-08-28 10:00
随着科技的进步,所需技能亦因而改变,传统的教学将知识划分成不同科目,只能局限于自身领域作研究及理解,已不足以应付新时代的需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未来教育须具备广阔的知识基础,能创造、想像并展现理性思考等要素。不过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2022创意思维评估显示,香港15岁学生的平均分为32分,略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远低于新加坡的41分。因此要让本港学生在知识层面追上社会的变革,老师便需以宏观多元的角度培养出他们的解难能力。
王玮轩(Aidan)毕业于香港教育大学(下称教大)环境科学学系,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当关注。Aidan同时是一个推广宏观跨学科的国际组织成员,深明跨学科知识是未来教育的大趋势之一。虽然本港近年致力发展STEAM及跨学科教育,但学校普遍对传授跨学科知识的教学法感到陌生,同时欠缺相关教材套的支援。因此,Aidan希望将创新的宏观跨学科学习带到香港,推动香港教育前行。
看准国际教育新趋势 创业理念获教大基金计划支持
Aidan现为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并兼任联席教师。不过Aidan认为,要全面推动新颖的跨学科学习不能只著重研究的工作,期望带到市场产生协同作用:「学生透过跨学科学习能拥有更广阔的知识基础,学习过程更能引发好奇心,亦帮助他们更好的准备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希望以创业的形式,推出相关教材套及产品,将理念推广至市场。」当时与Aidan有共同理念的张嘉敏(Carmen)留意到教大知识转移办公室推出的「教育+与社会企业家基金计划」(EASE Fund),遂建议Aidan报名参加计划。
经过多重遴选后,他们获选成为21/22年度EASE Fund胜出队伍之一,并成立The Anthropocene Limited。教大EASE Fund在Anthropocene初期除了提供种子基金及创业支援,亦提供不同的专业导师指导,助他完成创业第一步。Aidan直言EASE Fund的支援相当有用,协助他们将创业意念「落地」。
到校以互动教材协助推行跨学科教育 冀发展成AI自学平台
Anthropocene的授课形式与日常课堂不同。团队制作附有配音的动画、扩增实境(AR)等具互动性的双语教学素材,以游戏及小组讨论等形式,教授学生跨学科知识及STEAM,并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教材从宇宙大爆炸作为起点,以现代的人类社会及探讨未来作结,呈现「人类世」的起源及各种面貌。二十一世纪面对的挑战日益复杂,而改变的速度亦有增无减,并不能依靠单一学科解决问题。跨学科的问题需要跨学科的解决方法。透过全新的宏观角度学习「人类世」更能让学生了解可持续性的议题,并以此为基础,为未来的变化做更好的准备。
团队中亦有不同背景的大学教授担任顾问,包括环境科学教授及物理学教授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援。透过不同课题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习兴趣。Anthropocene现与4-5间中学合作,举办不同的工作坊,让更多中学生能够接触跨学科知识。团队更陆续培训大学生担任助手,到校提供教学辅助。
Anthropocene正研发手机应用程式作为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课馀时间能继续自主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团队未来积极开拓新领域希望能制作更多数码教学素材,进一步巩固本地市场。长远希望将AI融入教学,从线下教学转化成线上平台。团队相信线上平台的接触对象更广,配合AI可成为方便使用的自学工具。
如有查询,请与香港教育大学知识转移办公室林小姐联络,电话:2948 7556
(资料由香港教育大学提供)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