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香港传两周裁减逾十人 包括一名投行部董事总经理 分析:裁员潮今年不会结束

2022-10-10 00:00

高盛上月传出重启全球裁员约500人行动,市场消息透露,本港员工亦难逃被裁厄运,而且连日来的裁员遍布投资银行、股票资本市场(ECM)部门,所属的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MD)、执行董事(Executive Director,ED),及投资经理(Associate)都无一幸免,而上海及北京团队亦有削减人手,整个大中华区料最少已有15人离职。有银行家直言,新股寒冬持续,而且短期没有回暖迹象,预计投行裁员潮不会在今年内完结。本报截稿前,未收到高盛就市场传言的回覆。

外电上月报道,高盛传统上每年会裁员1%至5%,由于经济前景恶化,今年9月中起将恢复已暂停两年的裁员行动,但裁员幅度可能是预期下限。截至6月底止,高盛约有4.7万名员工,裁减1%员工,意味将削减约500个职位。据本报了解,高盛在上月底已开始向大中华区的员工「派大信封」,香港团队方面,被裁员工涉及逾10人,中、低层员工亦受波及,最少6名投资经理已被裁,他们之前主要负责消费组、医疗健康及电讯媒体科技(TMT)等。

高、中、低层都无一幸免被裁

内地团队方面,高盛驻上海及北京亦有员工饭碗不保,同样包括一名董事总经理,及其他级别的员工,但未知裁员人数。高盛早前警告,由于经济前景恶化,将会减慢招聘步伐,并会削减开支。

事实上,高盛作为本港新股市场主要的大型投行,今年以来只共为7家新股担任保荐人,当中三家是以介绍形式上市,无发行新股及集资,而其馀四家的总集资额仅为约68亿元,比起去年全年共为21家新股担任保荐人,其中仅一间京东物流(2618)已集资逾260亿元,由此可见今年投行生意惨淡的苦况。由于本港新股寒冬持续,今年以来多家投行已先后传出裁员消息,中资及外资行无一幸免,包括瑞银、中金、瑞信及海通国际(665)等。

投行人士:前景感悲观 裁员潮会延至明年

有中资投行人士指,本港新股市已差到极点,上市宗数大减、缩减集资额、未获足额认购等样样齐,人手过剩下,投行不裁员才怪,认为裁员速度及幅度已被预期低,坦言投行已尽量顶住希望能见复苏曙光,但本港迟迟不全面解封防疫措施,又未能跟内地通关,「唔系话有『0+0』就即刻好景,但依家咩都冇,市场唔会有信心,气氛亦唔会好转。」他坦言对前景感悲观,认为投行裁员潮会延至明年。

宾架仍然抢手

投行裁员潮下,作为职场「天之骄子」的银行家理应不愁出路,甚至是其他金融市场力争的目标,例如一向被视为香港竞争对手的新加坡,就不断出招「抢人才」。不过,有银行家直言,虽然新加坡政府推出的待遇优厚,但最根本问题是当地的金融市场规模,与香港仍有一定差距,「对于银行家而言,新加坡不是发展事业最吸引的地方。」

近两年环球投资市场气氛不佳,打击本港新股集资,今年以来已传出多间大型投行逐步裁减员工。有外资行高层指,银行家另觅工作不难,但即使在现时淡静市况,外资投行董事总经理级别的年薪连花红估计有约100万美元,若要重回同等的投行规模及获相若年薪,相信现时就较困难。他笑言,做惯了投行高层,不会急于自贬身价搵工,而且若持有其他专业资格,银行家亦可轻易寻求转型,例如出任上市公司、家族基金的要职。

新加坡不是发展事业最吸引的地方

面对香港严格的防疫措施,近月有传美银、摩根大通、花旗及法兴已先后将部分高层从香港迁移至新加坡。投行人士转战新加坡是否出路之一?另一名资深投行人士指,「大家都系边到有钱就去边到」,认为新加坡虽然是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但论上市规模、集资额、股市成交量等,仍然跟香港有一段距离,亦未见能短期内取代香港,因此不考虑到新加坡发展。据他了解,即使员工迁移至新加坡,但实际操作的仍是发生在香港的交易。

据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披露的数据,香港的金融服务市场有显著的规模优势,经济贡献在2020年达760亿美元,相等于本地生产总值的23%,规模是新加坡的1.5倍;港股市值和上市公司数目,分别比新加坡高出7倍及2.7倍;港股去年全年总成交额为41万亿元,亦高出新加坡超过20倍。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