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法例迟来「去殖化」 街名应否一起改?

2024-05-13 08:48

大棋盘︱法例迟来「去殖化」 街名应否一起改?
大棋盘︱法例迟来「去殖化」 街名应否一起改?

香港回归接近27年,本港法例仍存在不少「女皇陛下」、「国务大臣」等带有殖民性质字眼,一直有声音要求删除。政府上周就《2024年成文法(杂项规定)条例草案》刊宪,本月22日提交立法会首读,针对一些条例的过时条文或提述作修改,例如「女皇陛下政府」、「总督」、「维多利亚」、「立法局」等字眼。

政府将提出修例,修改法例上的过时字眼。(资料图片)
政府将提出修例,修改法例上的过时字眼。(资料图片)
政府将提出修例,修改法例上的过时字眼。(资料图片)
政府将提出修例,修改法例上的过时字眼。(资料图片)
香港现时不少地方名具殖民地时代色彩。图为维多利亚公园。(资料图片)
香港现时不少地方名具殖民地时代色彩。图为维多利亚公园。(资料图片)
香港现时不少地方名具殖民地时代色彩。图为维多利亚公园。(资料图片)
香港现时不少地方名具殖民地时代色彩。图为维多利亚公园。(资料图片)
香港现时不少地方名具殖民地时代色彩。图为弥敦道。(资料图片)
香港现时不少地方名具殖民地时代色彩。图为弥敦道。(资料图片)
香港现时不少地方名具殖民地时代色彩。图为砵甸乍街。(资料图片)
香港现时不少地方名具殖民地时代色彩。图为砵甸乍街。(资料图片)

回归前未及修改 回归后议题敏感

香港现时实行的法律有4种,包括《基本法》、1997年前订立的原有法律、回归后立法机关制订的法律,以及透过《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实施的全国性法律。其中「原有法律」包含大量殖民管治时代的字眼,在回归前后的过渡期中,未有一一修改。事实上,回归前夕最后两届立法局,议员的重心放在趁回归前订立或修改其他法例。

法例第1章《释义及通则条例》中,已注明在1997年7月1日或之后,任何条文中对「女皇陛下」的提述,须视为「香港特区政府」;「总督」、「行政局」对应回归后的「行政长官」、「行政会议」,诸如此类,因此字眼上的过时,不影响法例执行效力。23条立法前,港府多次引用《刑事罪行条例》中的「煽动意图」罪行作拘捕和起诉,而该法例包含大量关于「女皇陛下」的提述,但无碍其效力。

有资深建制指,法例用词不准问题存在多年,一早应该改,但回归后立法会有反对派在阵,这类涉及「去殖」的议题十分敏感,随时引发政治风波,加上没影响法例有效性,逼切性不大,现时则有空间作适应化修改。

回归前任最后一届立法局议员的工联会元老陈婉娴指,相关修订一早应该做,只是回归前立法局「一大堆法案」大塞车,无暇处理,但她认为回归后港府许多机会处理,等到今日已算迟。行会成员汤家骅则指,目前法律涉及这类过时字眼极多,每一处修改要仔细分析背后意思、语境等,不是简单「改只字就完」,相信本次修例非最后一次。

随着法例字眼「去殖」,有人就关心下一步会否向街道名称埋手?本港不少地方名仍有浓厚的殖民时代色彩或以港督命名,例如维多利亚公园、英皇道、砵甸乍街等。过往有民间团体曾倡议,政府将维园更名为「人民公园」。

民建联议员周浩鼎欢迎政府从善如流修订法例,指相关字眼对法例实际执行没明显影响,工作不算紧逼,主要是观感问题。他称理解修订法例字眼具复杂性,单是找出相对的替代字眼要花许多工夫,相信政府已尽力处理。至于地名「去殖」,周浩鼎认为不必要,因香港最大优势是中西文化荟萃,倘这些文化特色都抹去,难向国际说明香港多元包容,认为文化层面应尽量宽容处理。

亦有建制中人坦言,不少内地同胞喜欢到这些有殖民管治时代特色的建筑、路牌打卡,这是香港文化历史古迹之一,与法律性质不同,又指将来北都有大量新地名,可考虑加入中国元素。

香港要保持国际化特色,除了体现于马照跑、舞照跳,皇后大道和旺角这些有「历史感」地方,相信也没必要换换名字。

聂风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