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中屯马綫高架桥上施工 洪水桥站以大量预制件组建

2024-11-29 09:00

洪水桥站是两层高的地面车站,会采用开扬的天然采光设计。
洪水桥站是两层高的地面车站,会采用开扬的天然采光设计。

日夜分秒必争建洪水桥站 屯马綫日常行车不间断

近年港铁公司铁路网络的覆盖版图正不断扩大,多个新铁路项目现正全力推展中,以推动铁路社区及香港的长远发展。为配合洪水桥/厦村未来发展,港铁公司正于屯马綫天水围站和兆康站之间建洪水桥站,惟要于营运铁路上兴建车站难度甚高,港铁工程既要与时间竞赛,亦要以新科技克服建造挑战。

港铁项目建造主管(新界南)林伟德强调,团队致力按2030年目标完成工程。
港铁项目建造主管(新界南)林伟德强调,团队致力按2030年目标完成工程。

港铁项目建造主管(新界南)林伟德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洪水桥站是全港第一个在营运中铁路綫的高架桥上兴建的车站,新车站需要在营运中的高架桥两旁进行工程。为了尽量减少对屯马綫日常服务的影响,以及确保铁路运作安全,部份工程需要在非行车时间进行。工程团队无论在设计车站及建造过程,均须别出心裁,应用科技以应对各项挑战。林伟德指洪水桥站将会是众多新建车站中,采用最多预制组件组装的车站,令洪水桥站彷如以预制件「砌」出来一样。
  
林伟德说,要在现有铁路高架桥上兴建车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整个车站的建造工程,包括地基工程、车站主体结构,以及安装机电设施等,均须于铁路高架桥范围内进行。他举例说,在外国如需要在营运铁路上兴建新车站,一般会停运原有铁路服务线路数年或以上,待新站落成后再行通车。但香港因为人口密度和巿民对列车服务的需求,要采取不同的方案来兴建。为争取时间推展工程,港铁早前已开始在屯马綫天水围站及兆康站之间一段高架桥上陆续进行一系列工序,包括迁移部分现有铁路设施、改动紧急逃生通道、加装临时护栏,以及移除部分高架桥护墙。
  
林伟德补充道,移除护墙的路段长200米,以全程两边上下行车共400米,涉及140块重约2.5吨的护墙,总重量约350吨。他表示,施工窗口时间短亦是项目最大挑战,因此团队经过反覆测试及预演,确保工序一步到位。问及目前的施工进度,他称,今年10月顺利完成下行方向长约200米的护墙移除工程,并即将开展上行方向的护墙移除工程。护墙移除后,预制结构组件可一件一件移到合适位置组装洪水桥站的月台及车站大堂等部份。车站预计2030年竣工。

洪水桥站是全港第一个在营运中铁路綫的高架桥上兴建的车站。
洪水桥站是全港第一个在营运中铁路綫的高架桥上兴建的车站。

  
洪水桥站将会成为屯马綫天水围站和兆康站之间的一个中途站,主要服务未来位于北部都会区西面的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为邻近居民提供多一种出行选择。根据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现时规划,新发展区主要新增人口预计于2030年开始陆续迁入。屯马綫洪水桥站目标于2030年竣工,配合新发展区的交通需求。日后洪水桥站启用后,将为新发展区全面发展后的新增人口带来庞大的运输效益。
  
此外,居民及就业人士将可以由洪水桥站经屯马綫连接东铁綫过海段至会展站及金钟站,接驳贯通香港、九龙及新界的铁路网络,大大节省出行的时间。

装配式设计配合组装合成法 崭新科研技术提升建造效率

为了在营运中的屯马綫天水围站和兆康站之间兴建全新的洪水桥站,港铁在保障铁路及工程安全的大前提下,工程团队严谨地规划施工时间,并采用新施工技术,包括「装配式建筑设计」(DfMA)和「组装合成法」(MiC)等,先在工场打造好车站的主体部件,再运送到施工现场组装起来,大大提升工程的效率,为及时竣工争分夺秒。

洪水桥站是两层高的地面车站,会采用开扬的天然采光设计。
洪水桥站是两层高的地面车站,会采用开扬的天然采光设计。

港铁项目建造主管(新界南)林伟德解释,因营运中屯马綫的日常维修工作,同样依赖每晚的「黄金两小时」,因此平均每星期只能分配2至3晚的非行车时间予新车站建造工程。
  
另外,洪水桥站的地基贴近现有的屯马綫铁路高架桥,因此施工空间及高度非常有限。项目团队需将地基工程分段拆细进行,增加了工程时间及难度。
  
林伟德指,工程团队进行洪水桥站的设计,已应用「装配式建筑设计」将车站划分为多个装配式组件,大量现场工序可转移到工场进行,在工场预先制作独立的「组件」,包括车站顶部、楼板、柱、梁及装修等,未来就会将这些大型预制组件运送至指定位置接合组装成车站,让工程可以一步到位。
  
机电工程方面,亦将采用「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在工场预先将多种屋宇装备结合成为多项合成构件,再运送到施工现场与其他模组连接进行组装。林伟德指,相比起港铁公司正在推展中的新铁路项目,洪水桥站项目是使用「装配式建筑设计」及「组装合成法」最多的项目。
  
林伟德称,洪水桥站是两层高的地面车站,会采用开扬的天然采光设计,及增添环保和可持续建筑元素,包括绿化、天台太阳能装置等,使车站光线充足之馀,亦可绿化环境。
  
通风方面,采用有效的天然通风设计加强对流通风效果,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进车站,加强室内及附近环境空气流通,透过自然风来调节站内环境;并于候车月台和大堂安装「低转速高风量」风扇,以保持车站温度适中,让乘客有舒适的出行体验。

工程团队把握晚上非行车时间进行工程。
工程团队把握晚上非行车时间进行工程。
洪水桥站项目是使用「装配式建筑设计」及「组装合成 法」最多的项目。
洪水桥站项目是使用「装配式建筑设计」及「组装合成 法」最多的项目。

田心村村长陈植遇:新出行选择 原居民邓达智:希望日后班次多

屯马綫增建洪水桥站,落成之后将会为邻近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并有促进区域内乡村文化的传播的功能,带动当区的经济发展。
  
厦村乡位于香港元朗区西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内的邓氏宗祠,是本地现存少数清代三进两院式建筑,祠内具历史价值的建筑构件和文物至今仍保存完好。时至今日,邓氏宗祠仍是厦村邓族重要的祭祀和节庆活动场所。

元朗田心村村长陈植遇表示,洪水桥站落成将为社区开启崭新的发展篇章。
元朗田心村村长陈植遇表示,洪水桥站落成将为社区开启崭新的发展篇章。

  
元朗区西部元朗田心村村长陈植遇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洪水桥站未来的落成无疑是为市民提供多一个出行的选择,亦能促进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便利各区人员的交流。对于外乡人来说,将为他们提供便利的铁路交通,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厦村乡的独特魅力,为社区开启崭新的发展篇章。
  
香港著名时装设计师邓达智亦是元朗的原住民,他接受本报采访时称,日后洪水桥站落成,将便利市民的出行,加深大湾区的交流和融合。另外,他建议,相信未来洪水桥站会是很多市民出行的选择,希望港铁届时可以加密班次,以应付乘客需要。

著名时装设计师邓达智是元朗的原住民,冀港铁届时加密班次。
著名时装设计师邓达智是元朗的原住民,冀港铁届时加密班次。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亦将促进洪水桥周边区域的客流人流,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活力。元朗区的华嫂冰室始创于2010年5月,华嫂的父亲从60年代起在港经营茶档,华嫂在餐厅帮忙多了,渐渐与香港冰室文化结缘。而随父亲退休、孩子长大,她亦萌生了开冰室的想法,延续父亲的手艺同时,传承香港冰室文化。
  
创办人华嫂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元朗的华嫂冰室客人大多是来自新界区的市民,相信洪水桥站建成后,会为元朗区带来更多的人流,餐厅的客人也会变得多起来。

元朗的华嫂冰室创办人相信洪水桥站建成后,会为元朗区带来更多的人流。
元朗的华嫂冰室创办人相信洪水桥站建成后,会为元朗区带来更多的人流。

厦村乡十年一度太平清醮 盼新站落成传播传统节庆

港铁版图扩大,未来洪水桥站设成将为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的市民提供直接、可靠及快捷的铁路服务,另一方面文化活动也将藉助港铁得到更好地传播。这里每十年举行一次的传统活动「太平清醮」属于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已有200多年历史。

元朗厦村乡太平清醮。
元朗厦村乡太平清醮。

  
每逢十天干中是「甲」的年份是为醮期,每届为期5日6夜(即11昼连宵),期间有行乡3日的传统,乡民和龙狮队在缘首和道士带领下,步行拜访参与打醮和邻近的友好乡村。今年是「太平清醮」的举办之年,于11月11日启坛,16日会完隆。6夜5日的醮期,有3日(12、14、15日)进行「行香」,结队拜访友好乡村。
  
今年的盛事在法定古迹厦村邓氏宗祠外,搭上占地约4万至5万尺的「四檐滴水双栊颈大金钟棚」,醮棚右侧设有以纸扎品组成的「十王殿」,重现地狱情景;左侧则设有十多个「公厂」,供各村村民休息、活动或展示风土文物。醮棚由陈煜光师傅率领20人,以约两个月搭建而成,使用约1800支木杉、3000张铁皮,可容纳3000人,为今年本港规模最大的醮棚。
  
据田心村村长陈植遇介绍,十年一度盛事,不少移居外地的乡民特地返港,现场亦有不少外国面孔。这次盛事就有早前移居荷兰的舞狮师傅带20名徒弟访港参与舞狮。他亦提到,期望未来洪水桥站落成后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期待保留乡村文化特色之馀,亦促进当区经济发展。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